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无”玩具被查封
高铁正式票价适时制定出台
他用“绝活”在都市创业
河南鸽瑞50万吨扩建项目奠基
4只新股今日上市
饭店油烟扰民
被判罚款5万
昨日股市小幅回落
35家公务用车维修
定点服务单位被警告
购物加收纸袋钱
此种收费合理否
毕业写真走俏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他用“绝活”在都市创业
双刀剃头 绝活惊众人奉献手艺 爱心报社会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李麓桢 王巍昂 文/图

现年61岁的赵新举,原是许昌县蒋李集镇赵堂村人,现居住在二七区蜜蜂张街道办事处和平新村社区。21年前,他从老家来郑艰苦创业,靠自己的理发“绝活”挣钱,不但养活了4个孩子,还帮助两个儿子在郑买房安家,过上了富足有余的生活。

“全靠党的富民政策,我才能脱贫致富呀!”昨日,赵新举谈起自己坎坎坷坷的创业经历时深有体会地说。

省城创业 办起理发店

赵新举4岁丧母,与祖父母相依为命,15岁入伍,在部队学会了理发。1970年退伍后,不管在公社广播站工作,还是当民兵被抽调参加国家铁路建设,他的理发手艺始终没有丢,总是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大伙理发。

附近的一位好姑娘,看中了能干善良的赵新举,他俩在乡亲们的撮合下成了亲,先后生了4个儿子。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小夫妻省吃俭用,还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生活。

命运之神好像故意捉弄着赵新举,1982年,他的爱妻不幸病故。中年丧妻,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当时大孩子10岁,小儿子只有4岁,全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

此时,政府十分关心赵新举一家,给他家救济了100元;东邻西舍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给孩子送来了棉衣,有的送来了鞋子,还有的送来吃的,帮助他暂时渡过了难关。  

“我会理发手艺,要到外面去挣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全家。”

1989年10月,赵新举把三个儿子托付给街坊邻居,自己带着最小的儿子来到省城找活儿干。

开始,他在路边露天摆摊,好心人送给他一张凳子、一个脸盆架、一只煤炉子,别人理一次发收1.5元,他只收1元钱。后来,他用挣来的150元钱,在北工房前街租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面房,开了个“大众理发店”。

双刀剃头 绝活惊众人

一生坎坷的赵新举,在郑州落脚后,并没有安于现状,他深知理发技艺学无止境,要想在理发行业独树一帜,必须在技术上高人一筹,练就一手绝活。因此,他在理发中注意不断摸索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发风格。

平时,一有空他就对着镜子学“刀功”,先右手握剃刀,刮自己的脸,感觉手上功夫。后来,他下决心要多学一手,学会双刀剃头,就开始苦练左手使用剃刀的技艺。

为了尽快练就双刀剃头的绝技,赵新举简直着了迷,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钻研理发技艺上,就连走路,也要拿根小木棍,边走边在自己的脸、头上不停地比划,感觉手上功夫;给别人理发时,他总是不耻下问,虚心征求意见,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其实,剃刀和手术刀一样锋利,稍不注意就会割破皮肤。”赵新举为掌握手上的真功夫,每天都要苦练。他还蒙起眼睛剃头,甚至还骑着自行车剃头,这一绝技使众人惊奇。

功到自然成。经过长期刻苦练习,赵新举终于练就了精湛的理发技艺,除了能理男女老少各种发型外,还掌握了掏耳、舒眼、点穴、推拿、按摩等一整套传统技艺,被评为河南省二级理发师。

奉献手艺 爱心报社会

“我靠理发手艺来郑艰苦创业,还帮助两个儿子在郑买房成家,如今全家人生活越过越甜美,可一个人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呀!”赵新举拿着剃刀乐呵呵地说。

俗话说:一着鲜,吃遍天。赵新举凭着一手理发绝活,和气待客,收入比单纯干力气活的人多,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生活。如今,他虽已年过六旬,但热心公益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主动加入蜜蜂张办事处志愿者服务队,愿做终身义工;专门配了一个“爱心理发工具箱”,随时上门为军烈属,老、弱、病、残者服务,用爱心温暖他人;积极参加蜜蜂张街道党工委成立的“流动党员义务服务队”和“便民为民服务站”,还参与和平新村社区组织的党员为民活动,热心为辖区的居民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理发。多年来,他经常到军营、敬老院、福利院、爱心老年公寓、医院、工地等处,免费理发6000多人次,被大家誉为“爱心理发师”,还被评为“创业能手”和“市文明市民”。

图为赵新举正在表演双刀刮脸、剃头“绝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