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菊花
寒江近晚
人生如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边东子 著

“祝三小姐也眼泪汪汪地说,‘阿拉晓得侬是好心人。侬是阿宝的救命恩人。总有一天,侬会明白阿拉是为侬好,才要侬走。’说着又拿出几块银元,说是刚收账收上来的,‘送把侬,路上用用。’本来我还不想要,可祝三小姐却硬是掰开我的手,把钱塞给我。几颗又大、又亮、又热的泪珠儿掉到我的手上,我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掉眼泪,我的心当时就软了。”

“我转身就往船上走。这会儿,她忽然又追上来,把一个油布包塞到我手里说,‘格是送把侬的纪念品,侬一定要好好保管,勿要遗失掉。阿拉只传把侬了,如果将来见勿到面了,侬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等船开了,我打开纸包,那里头竟然是四本抄得工工整整的《祝家菜谱》,有一本的封皮上还写了那么一行字‘调世上百味,求人生真谛’。甭说,那是送给我的。”

“您说这祝三小姐怪不怪,她把我撵走,还要送给我这传世秘宝?哼,八成是自觉着亏了理,拿这个补过呢。”

柳德承说完,李合营感叹道:“唉,要不说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呢!人心最难测啊。”

15

眼见着撷萃楼有了一番新景象,祝家菜有了出头之日。尤其是有了那本《中国官府菜考》的书稿,祝家菜就有了根据。吴总编已然说通了一家杂志的主编,人家不单答应登几篇文章介绍祝家菜,还说,可惜祝家菜的资料还不够丰富,不然可以考虑为祝家菜出个专刊。因为那家杂志主管此事的编辑听到祝三小姐的传说,觉得挺有意思,就想上一篇专写祝三小姐的文章。这当然只能由柳德承写了。柳德承虽说略通一些古诗词,可压根儿没正经八百写过文章,于是吴总编专门请了位青年女作家与柳德承合作。说好由柳德承提供材料,由女作家执笔,文章发表后,由两人署名,女作家独得稿费。

这天中午前后,正是最忙活的时候。芳芳小脸通红、气喘吁吁地来找柳德承了,说是有两个客人要见柳师傅。

“没见这儿腾不开身吗?让他们等会儿!”老爷子嫌人家添乱。

“可是他们让我告诉您一句话,说您只要听见这句话,就非见不可。”芳芳为难地说。

“哪句话?”

“‘千里相思’,这可是他们的原话……”

芳芳的话还没说完,老爷子已经扔下手里的活儿跑了……

刚一见面,柳德承一愣,竟是王教授那位会做千里香丝的朋友。没想到,人家还真是热心,为了闹清千里香丝的事,竟不远千里,专门到当年“五七”干校所在地走了一趟,还真是解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这千里香丝确是和月儿有关。月儿父女俩在放走柳德承以后,就被刘胡子的人带走了。刘胡子倒也没难为他们。只是骂道:“妈拉个把子,你们是怕老子把那个做面条的宰了吧?老子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不是胡子!能和一个做面条的过不去吗?今天是老子四十大寿,老子有家回不了,想吃碗寿面吧,没承想还让你们给搅了!”

月儿给刘胡子做了千里香,刘胡子吃得眉开眼笑。月儿问刘胡子:“你知道这面条叫什么?”

“不是叫啥‘千里香’吗?”

月儿说:“它也叫‘千里丝香’!”

刘胡子一听,哈哈大笑说:“不错!这面条又细又长,味儿又香,叫个‘千里丝香’挺好!”刚说到这儿,他忽然回过味儿来了,这“丝香”和“思乡”不是一个音吗?于是他“嗯”了一声,两只铜铃一般的眼睛逼视着月儿喝问道:“你,你笑话老子!这名字是不是还有啥意思?说!”

月儿说:“我哪儿能笑话您呢?我们本是关外人,我爷爷那辈儿,因为小日本在咱中国打仗,才不得不离乡背井,跑到关里来。我是个姑娘家,又没有穆桂英、花木兰那样的本事,不能够杀敌保家,只能做这千里丝香的面条,为的是不忘家乡;也盼着能遇到一位英雄好汉,让他知道咱的这番心意,替咱杀敌保国,打回老家去。可不知道是天下本来就没有英雄,还是我没福气,吃我这千里丝香面的,只有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草寇,就没有真正的好汉……”

刘胡子听完,摸摸满腮的胡子,看着月儿,脸上挂着笑说:“嘿嘿,小丫头片子,你对我使‘激将法’。今天倒要叫你瞧瞧,咱老刘是占山为王的草寇,还是吃过红高粱的关东汉子!”

这天夜里,刘胡子的队伍吃了一顿千里丝香面之后,把一个日军小队杀了个片甲不留。刘胡子说月儿有功,说什么也不让月儿走了,还把月儿的爹也接了来,封月儿当了“扫寇司灶大将军”,封月儿的爹当了“参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