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政绩面前:个人财产算什么
绿皮车停开意味着低收入人群被高价
“航线时刻”也寻租
暴雨之后愿“微博曲靖”不平静
资本侵害公共资源
是对公众利益的剥夺
手机段子承载的世情百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手机段子承载的世情百态
红段子勃兴的四个“谨防” 多色段子:消解权威的精神狂欢

手机与段子的联姻无疑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道风景。黄、灰、红等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段子,调侃生活,直面现实,消解权威,颠覆传统,以其可笑有趣、荒诞戏谑的方式,娱乐你我,搅动中国,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狂欢。

手机段子,一方面释放了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转型当中不良现象和社会心态,甚至是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段子流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反映着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迁。需要强调的是,面对大众的“段子”狂欢,我们在承认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也需要正确引导,科学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娱乐与导向的双赢。

“灰段子”是弱者的黑色幽默

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手机段子,大概要数那些与政治、不良社会现象相关、抨击时弊的段子,有人称之为“灰段子”。以下不妨举例说明这类段子的特点:

首先,政治类手机段子有揭露社会弊端,反映社会风气,表达民风、民情、民怨的特点,可以说是社会问题与大众心理的晴雨表。一旦发生什么重大社会问题,往往很快就会出现相应的手机段子。比如,现今社会的各类造假现象不断曝光,下面的段子就对此作了全面的讽刺和抨击:“中国人的科学启蒙: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鳝鱼里认识了避孕药,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黄,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啤酒里认识了甲醛,从奶粉里认识了三聚氰胺。”

第二,把矛头指向平时不敢得罪的领导,喜欢拿有权有势的人开涮,不会拿老百姓开心,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冒犯权力的一种特殊方式。比如:“领导的要求是我们的追求,领导的脾气是我们的福气,领导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领导的想法是我们的做法,领导的小蜜是我们的秘密,领导的批评是我们的水平,领导的表情是我们的心情。”

第三,这类段子喜欢夸张,有时不免以偏概全。“猪欲投胎做人,神问:想做工?答:太累!务农?答:太苦!经商?答:不会算数!有何求?答:想当干部。”部分国家干部的腐败堕落导致百姓不满,结果把所有领导干部不分青红皂白视作讽刺对象。

第四,段子的语言风格句式简短整齐,语言朴素通俗、大众化、口语化通常讲究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如:“良民说谎脸红心跳,弱智说谎胡编乱造,学者说谎自成一套,商贩说谎根据需要,女人说谎连哭带闹,领导说谎头头是道。”

第五,大多数段子都极富民间智慧,常常能够把老百姓来自生活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总括而言,手机段子是中国式政治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大众政治情绪、政治智慧的特殊表达渠道。这些段子大都涉及当下社会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它谈论的常常是主流媒体不便谈论的话题。由此可知,主流媒体在很多重大现实问题上的沉默正好是政治短信生长繁衍的土壤,而人们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是它的心理基础。

“黄段子”为何流行

眼下社会讲流行,比如流行款式、流行色、流行歌曲、流行语调与词汇……但所有这些流行,都在黄段子的流行面前黯然失色。有以下三大特点决定了黄段子之流行非其他流行可望其项背。

参与广泛。男性为主力,但女性在被动或主动的开化中也有不俗表现,不乏妙龄美女技高一筹,胆大三分而震慑众男,令人叹为观止。黄段子创造与传播阵容的扩大化、低龄化、女性化趋势已成为涌动之潮,蔚为壮观。

渠道多元。黄段子的传播不受条件制约,场合、手段、方式不断发展变化,各种聚餐,旅游沿途,时时开侃,处处设坛。有名人演讲荤话连篇喋喋不休,更有婚礼主持辅之以荤游戏荤动作,在婚礼上提前闹洞房。网络版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令人目不暇接。

不断创新。经典段子中智慧闪光,不够经典的段子一旦创出,传播中可以屡经高手润色拔高,有点像头脑风暴,更像创作接力,不愁不出彩。

“黄段子”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在民间的生活与生产之中,可以发泄心中不满和讽刺丑陋。就人的生理本能来讲,食物和性需求是根本,所以无论何时,黄段子都有它产生的民间基础。

尽管多年前我国就有地方尝试将“黄段子”列入性骚扰一类,欲控制和进行惩戒,但见效微乎其微。为啥“黄段子”这么有市场呢?“黄段子”流行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喜欢“黄段子”又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心态?

一是性心理宣泄。虽然封建时代早已过去,但长期的封建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谈性色变,对性心理的压抑与否定,会使人们有性解放的渴望,潜意识里有对性自由的追求,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传播着从手机短信上、书报上、群众的笑谈中得到的黄段子,互相传播也是对性心理的一种宣泄。

二是情绪放松的快乐。现实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信息强,人们承受来自工作与生活和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也会自然地寻找各种方式来宣泄紧张情绪,比如说看看小品节目,听听相声,大家聚在一起说说黄段子,哈哈一笑,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

三是交友的需要。大家在一起相聚时,在饭桌上,一些人说些黄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相互促进友情与和谐。如朋友长久不相见了,发一个黄段子,也促进了朋友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黄段子是趣味腐败的酵菌,让人们在享受一种“变态自由”的氛围中,在一种人格扭曲中误以为张扬了个性。

红段子勃兴的四个“谨防”

红段子现象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笔者以为,有必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认识,以使其真正发挥实际效应。

谨防过度推崇“技术至上”

段子之所以能够在特定时期内广为传诵,深入人心,根本上在于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建立则源于对社会思潮的精确把握。比如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虽寥寥数字,亦乏文采,却契合了当时老百姓憎恶苛捐杂税、向往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成为流行一时的段子。

这提醒我们,引领或占领舆论并不能仅靠媒介技术的支撑或者传播数量的扩充,传播内容本身是否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和共鸣感至关重要。因此,红段子能否最终真正内化为公众的一种红色文化精神,需要打一个问号。必须意识到,手机、电脑、网络只是红段子流行的外在载体,真正使红段子“一传十,十传百”并深入人心的,是段子本身承载的沉沉民意。单纯依靠先进的通信传播技术掀起红段子高潮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

谨防红段子唱高调,“假大空”

目前来看,一些红段子在歌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民生等现实问题的关注,高房价、收入差距、群体事件、事故灾难等信息被刻意回避;而红段子所提倡的各种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缺少与具体事例的结合,往往有“假大空”之嫌,难以引发持久性关注。红段子如果不能契合时下的社会思潮和群众的真实心理诉求,就不可能真正扮演好疏通民意、宣泄民愤、引领民风的重要角色,其实际意义和作用将有所折扣。

谨防红段子脱离弱势群体,成为部分人的文字游戏和时尚体验

不管是广东还是重庆,红段子兴盛一般是由当地最高行政部门发起,并依靠公权力与通信部门的合作层层扩展,而底层民众、农村群体的参与度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长此以往,红段子难免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一旦缺乏普通群众的支持,这种由权力托起的文字游戏将很难长期持续下去。如何充分发挥普通群众参与红段子创作的积极性,应成为政府部门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谨防红段子现象导致整个社会的“一刀切”、“一言堂”

有观点认为,凭借行政命令和群体意志,红段子现象可能膨胀为一场文化运动。这应当不是危言耸听。当红段子借由权力上升为主流文化形态的一种,也就意味着“积极、向上、健康、美好”成为社会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标签,而“揭露、批判、反思、重塑”这些看似带有“负面”色彩的思维模式和人文精神很可能遭到“红色大潮”席卷而被边缘化。在当今崇尚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思想意识自由生长,尤其是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使得开放、个性、多元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尽管红段子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多种形式,但其基调一致,忽略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特征及多视角解读社会舆情的方法,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一刀切”、“一言堂”。

因此,在推行红段子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有合理的机制来促使更多的民众“心甘情愿”地加入到红段子创作与传播队伍中来,让红段子负载的精神养分真正被群众吸收。另一方面,也要呵护网络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特质,让红段子在“文化竞技场”上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景观。

多色段子:消解权威的精神狂欢

“黄段子”、“红段子”、“灰段子”成为了社会文化大餐中的一大特色拼盘,五颜六色地“拼”出了当下形形色色的文化景观。

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

这看上去有点后现代意味的“段子文化”实际上源远流长,古已有之。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其从政治上的讽喻规谏到民间的调侃戏谑,无不体现着人们在语言上的睿智和语言再造表述能力,东方朔、纪晓岚都曾是“段子”的生产者,相声演员和说书艺人亦是民间段子的创造与传播者;有些段子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不断加工,遂成“经典”, 有些诸如《笑林广记》者,如果剔除某些不健康因素,的确颇富智慧的光芒。

手机段子的传播属于人际传播范畴,但其影响和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亚于以往任何大众传播的形式,正因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手机段子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这里我们一起来窥探一下不同颜色的段子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景观。

段子创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彩也将段子调成了不同颜色

小小短信,将无线网络随时、随地、互动、快捷的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短短数年就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它必然也会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这种文化也必然是多元的。黄段子代表着民间俗文化、市井文化的狂欢,红段子代表着主流文化试图占领新的话语空间,灰段子代表着愤青文化的回归……

对于“红色”,中国人最熟悉不过了,代表着正统大气、崇高、积极,而手机“红段子”虽源自电信运营商,但活跃则源于高层领导的号召,可谓是“根正苗红”。我们的媒体和文学艺术形式向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宣传思想、教育民众的功能,民歌、戏剧、小说、影视都作为宣传的一种工具,而网络和手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在宣传方面滞后于传统媒体,短信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也一直未承担起这样的义务,因此,“国家话语”在“占领新的舆论阵地”方面,手机红段子成为一架“战斗机”。坚持下去,不知是否可以起到像儒家经典那样的教化作用?当然,作用的大小还要看转发的频率是否够快,传播范围是否够广,要知道,真正的“红”并不是靠行政手段,而是要靠高质量的产品(吸引人阅读的段子,抛弃传统呆板的陈词滥调)和有效的消费(人们愿意阅读并转发),这些应由市场来决定。

特别说说“黄段子”

人们最熟悉的段子莫过于“黄段子”,也是被管理部门、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关注最多的段子,关注它的群体中应该也包括电信运营商。不知从何时起,“黄色”这个曾代表着中国皇权贵族的颜色演化成了低级趣味、色情的代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谈“黄”色变,就连西方未涉及半点性事的“黄色新闻”传到中国也变了味儿。有些人认为黄段子“体现了中国社会失范状态下价值的深刻解构”,是“人们消解主流文化之压抑和解构宏大价值的一种方式”,它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消解了性的神秘。

一方面,性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什么需要特别避讳、遮遮掩掩的东西了;另一方面,当今的中国处于一种信仰危机的时期,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仅仅靠电视娱乐节目是无法排解的,而手机黄段子这种发泄方式至少可以在表面上缓解压力;另外,在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剧的今天,血缘和地缘关系已经逐渐淡化,同时人们在变动中又要不断扩大更新和维持自己的社会资本,加强“强关系”,维系“弱关系”,利用碎片时间,忙中偷闲,发个黄段子,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交往方式,其初衷并非淫乱,阅者大多付诸一笑,因此而犯罪的应该只有个别失去理性的人或理性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

娱乐但不能被“愚乐”,快感但不令人反感

段子属于大众文化,而正是大众文化,实际地改变着中国当代的意识形态,在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场域上,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手机段子,作为一种跃动在人们指尖的亚文化,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大众精神消费的狂欢,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消解权威,颠覆传统,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可笑有趣、荒诞戏谑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菜肴里的调味品一样,有甜也有苦;手机让人们找了前所未有的随身的公共话语空间,段子则呈现着人们丰富的感情与智慧,反映着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的变迁。手机与段子的联姻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道风景,它阐释着当下文化景观。

手机段子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商品,它也必须包括大众的利益,而要做到大众利益,则需要纠正段子文化中的一些偏差:娱乐但不能被“愚乐”,快感但不令人反感,草根但不等于庸俗,搞笑但不是无限度地恶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其健康性,只要把握好内容的度,传播的度,手机段子当会在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双赢的结果。 据《人民论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