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年秋,北京城里死了一个石匠,但他的丧仪却极为风光,轰动了整个京师。宅前车水马龙,达官贵人接踵而至。内阁学士许王猷亲自主丧;大学士徐本、赵国麟率领汉九卿至灵前俯首跪拜;詹事府詹事陈浩里外奔走,陪吊数天;连权势炙手可热的三朝元老、大学士张廷玉也差人前来送帖……一时间,九卿会丧被街头巷尾传为笑柄。
本来,清代仪礼规定等级极为森严,在丧仪上更是具体,如此隆重的九卿会丧,帝、后驾崩才得使用。然而,一个石匠,既非王公贵胄,又无特旨,为什么竟有众多朝臣不顾礼法前来奔丧呢?原来,只为一个“财”字。
这石匠姓俞名君弼,生前是工部属下一个凿石匠。他虽出身微贱,目不识丁,却有一手绝技,兴办皇室工程时可分余润。俞君弼家资丰饶,然而偏偏膝下无子,死后撇下数万金,任凭一群“义孙义婿”争夺不休。为了独占家产,义女婿许秉义便与内阁学士许王猷联宗,“托其遍邀九卿往吊,欲借声势弹压俞姓族人”,先付参加会丧诸臣每人谢仪五百至两千两银不等,并允诺夺得财产后另予重谢。只走一趟便可得千金,况有内阁学士相邀,九卿又何乐而不往?于是便上演了这场丑剧。
丑闻上达朝廷,乾隆又气又恼,只好先派心腹、当时担任京师九门提督、兵部尚书的鄂善,前去严查此事,后将张鸣钧交部察议,义女婿许秉义论如律,内阁学士许王猷、礼部侍郎吴家驹、詹事陈浩革职拿问。至此乾隆以为一场闹剧似乎就已收尾。不料两个月后,御史仲永檀忽上疏奏劾鄂善,鄂善也因收受贿赂在家中自尽。
众多文武朝臣,为得一个石匠的银子,不顾朝仪以身试法,毕竟不是光彩的事,乾隆也不得不掩饰道:“仲永檀折内所奏大学士等到俞姓送帖吊奠一事,今查询明白,全属子虚,不必追究。”然而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赵国麟却不识相,以为劣迹没被抓住,上疏攻击仲永檀毁谤自己“理学清明”,并以“解退”相要挟。一时间,乾隆被搅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见仍有人啰唣不休,便下旨痛责,将赵国麟降二级候补。至此,九卿吊石匠引起的风波才算平息。
摘自《黑龙江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