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点速递
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软环境竞争力
以区域化的理念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坚持做到“四学” 塑造学习型领导干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软环境竞争力

王旭康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关键取决于硬环境和软环境。在经济发展中软环境最容易被忽视,这里我就软环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增强软环境竞争力谈一下看法。

一、城市的建设贵在规划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规划,按照规划建设可能每个城市建得都很美丽,都很有特色。可为什么有的城市越建越不美丽呢?其实就是没有严格执行规划,人为的改变,长官意志,官僚主义,随意改变规划。一个城市大概可分为政治中心、商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居民住宅区、企业工厂区、公园游园、绿地厕所等等。如果真正布局科学合理,城市的建设就显得协调美丽、充满活力。

二、建立学习型城市,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城市的文明取决于居民的文化素质,一个城市的图书大厦是这个城市文化的象征,而有的县级城市图书店规模小、藏书量少,不能承载这个城市居民读书的需求。目前城市人口正在大幅度增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一大部分不能进大学门,只有体力,没有技能,大批失业,很想学到一技之长,提高自己谋生本领,继续学习愿望很强,就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办好技校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

三、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中西部县域经济大多是资源型经济,一旦资源枯竭将导致整个城市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为此县域经济应拉长产业链,引进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切勿认为搞经济就是挖资源,别无选择。同时城市的规划工业区要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样才能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四、 树立软环境是生产力的观念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向效益最高、回报最高、风险最小的地方流动。内陆地区县域经济只有创造出比沿海地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软环境,让客商认为在这里投资比在其他地方少一些麻烦,多一些利润,形成“洼地效应”,才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为此我们必须树立软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在抓好硬环境建设同时,下大力气抓好软环境的建设。

五、简化办事程序,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软环境的优越性

首先是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力创资本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事业性审批程序和收费,积极做好对外来投资者投诉事项的受理、协调、处理和督察工作,并加大对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扼制为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还要优化法制环境,积极主动地对外来投资者提出各项法律服务,使外资企业在此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切实感受到政府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他们兴家立业着想。

六、抓好县域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趋势,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效益的有力举措。是把速度与质量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形式。彻底改变那种“散、小、弱”的粗放增长状况,必须立足县情,突出特色、走规模化、集中化、高效化的集约发展之路,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经济竞争力。

七、增强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批企业家领军人才

县域经济首先创新能力不强,始终没有形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重点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务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创新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推动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转变。

八、政府的公共财政应树立以人为本,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利益进行了再分配,社会上的孤老呆傻残、下岗失业职工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要把他们的就医、子女受教育、就业养老保险、居住条件改善等事关民计、民生问题充分考虑到位,要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危济困,要从他们的生存、生活直接利益方面关心到位,要建立募捐组织,让公共财政和社会力量的阳光温暖到弱势群体之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人间的温暖,绝不能撒手不管。这样社会就趋向和谐,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