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裸婚
吕良伟自传
夏夜的乡愁
唐代的移民
磨 面
古人消夏拾零
请 客
山里人家
月光下的凤尾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磨 面

李绍光

“壹分、贰分、叁分。”我轻声地数着一枚枚硬币,慢慢地放入磨面大婶的手里,推起独轮车离开了低矮的磨房!

三十余年过去了,这件事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圆圆的硬币经常浮现在面前。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初冬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妈妈突然对我说:“磨面去吧。”将一小袋麦放在了推土车上,说完妈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了。那些年,农村比较贫困,我家人口多,生活更加拮据。我拉开屋里的抽屉,连续翻了三四个斗,也没有找到一分钱,怎么磨面呢?我在院里转来转去,然后来到堂屋,爬进床底下,拣了一小篮旧书。推着麦子和旧书去几里远的集镇。吱吜、吱吜,独轮车行走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汗水湿透了衣衫,豆大的汗珠从脸上直往下流。来到后街的收购门市,我挎着一篮书走了进去,整整齐齐地放在磅秤上,“一角八分钱。”售货员大声说道,我小心翼翼地接住一张纸钱和几枚硬币,用手绢认真包好,塞进棉衣里面的口袋。有了钱我欣喜若狂,顺手将空篮子撂在了车上,哼着小曲,向东边的磨坊走去。不知不觉磨房就到了,低矮的红瓦房,歪脖的杨树,屋内放着三大件;一台小钢磨、一杆老秤和一个凳子,磨面的大婶热情地迎过来,双手麻利地抱下那袋麦子。嗡嗡嗡,一阵轰响,电磨开工了,震耳的响声,荡起层层面雾,刹那间屋内什么也看不清,我赶紧捂住鼻子跑了出来。不一会儿就磨完了,大婶用手掂了掂面,低着头问道:“孩子,你装了多少钱?”“一毛八分钱。”我高兴地答道。“那就给我一毛六吧!”大婶笑着说。我从怀中掏出手绢,紧紧地抓着,一层一层地展开,露出了满是汗水的纸币。“壹分、贰分、叁分……”我小心地数着钱,恭恭敬敬地放到大婶的手中。然后推起一袋面慢悠悠地向家里走去。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普遍富裕了,超市开到了家门口,买面买菜十分方便。在我农村老家,户户买了摩托车或小轿车,早已不再推独轮车干活,年轻人不再会有我儿时磨面的尴尬。每当忆起此事,周围的孩子们很难体会到我过去的情感。但在我心里,磨面始终是去不掉的情结!我想,年轻一代应该享受这美好生活,但是必须珍惜今天的盛景,树立信心,奋勇前行,去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