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裸婚
吕良伟自传
夏夜的乡愁
唐代的移民
磨 面
古人消夏拾零
请 客
山里人家
月光下的凤尾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人消夏拾零

齐 夫

古时没有电扇,没有冰箱,没有冰激凌,更没有空调,可夏天照样炎热,酷暑一样难熬,特别是那些士大夫、文化人,还要讲究衣冠整齐,不能赤膊露腿,更是苦不堪言。可是,再热人家不是也都熬过来了,不仅各有各的消夏方法,还兴趣盎然地一一写入诗中,与人分享,今日读来,仍不无乐趣。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天太热,近乎“桑拿”,诗人王维穿着很薄的衣衫仍觉得太厚,憋得透不过气来,坐在浓密的树荫下乘凉还觉得不自在,他是个享惯福的人,也不乏银子,可面对夏日炎炎,热风阵阵,也没什么好办法。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江州司马白居易因为天热睡不着觉,整夜失眠,痛苦不堪,只好熬着,幸亏自己是个没什么要紧事的闲官,不想干就歇着,远比那些还要在大田里顶着烈日劳作的农人强多了。

唐代诗人范灯到庙里进香,不禁大发感慨:“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和尚们既要应对江南的酷暑,还不能赤膊;既要抵御成群的蚊子,还不能杀生,苦无良策,度日如年,身上的袈裟都被汗水浸透了,或许终日念经礼佛能给盛夏带来些许凉意?

清代文人袁枚到长安旅行,正值夏天,挥汗如雨,于是感叹不已:“南方苦热宵尤眠,西方苦热彻夜前。”南方虽然很热,尚能睡着觉,没想到长安这个地方居然热得觉也无法睡了,看来南方的“火炉”名称也该让给西方了。不过,热也有热的好处,勤奋著书的袁枚“却喜炎风断来客,日长添著几行字”。

唐代卢延让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他素喜喝茶,茶也能解暑,每每“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一边摇着精巧的扇子,一边品着山泉泡就的佳茗,平心静气,自然会凉意习习。

“浮瓜沉李,追凉故绕池边竹”。宋代诗人晁补之,家境宽裕,生活悠闲,夏日里就把各种时令瓜果浸泡在水池里,自己坐在水池旁竹荫下,品瓜果,享凉风,读书吟诗,写字绘画,好不惬意,真是神仙过的日子,乃为古今消夏之佳境。

清代文学家董俞,家里经济条件更好,晚年卜筑南村灌园自娱,每逢夏日,“红蕉初展燕呢喃,碧厨冰簟酒微甜”。他虽然没有冰箱,但可以在冬天时把冰块储存在地窖里,到夏天时再拿出来慢慢享用,一般收入水平的家庭是没这个条件的,这可是当时王公贵族的消费水准啊。

一向崇尚金戈铁马的陆放翁,也有婉约柔弱的一面,在去苏州游玩的船上,他遥望明月,浮想联翩,“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一把扇子,摇个不停,扇走了酷暑,扇去了烦躁,扇出了泉涌诗意,扇出了锦绣篇章。一扇在手,潇洒古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