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
种枣人
近年来,只要你在郑州街头一转,就能看到满大街新疆大枣的门店,殊不知你所看到的、吃到的新疆大枣可能就是咱新郑枣呢。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老百姓常说:一天三颗枣,一辈子不显老。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我们中原地区气候温差小,新郑枣的含糖量不高,吃起来口感不好。于是一些精明的河南人,来到新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新郑枣苗带到新疆栽种。新疆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把咱新郑的枣嫁接到这里,结出的枣不仅保持了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增加了含糖量,吃起来口感特别好。而且枣这种干果的挂果周期特别短,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河南省的对口援建地区。2007年,一批河南人来到阿克苏的温宿县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并注册成立了阿克苏果满堂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在当地政府规划的举世闻名的人工造林“柯柯牙绿化工程”第四期十万亩生态园内,首期种植了万亩果园,主要品种有大枣、核桃等。果园背靠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 托木尔峰海拔7435.29米,终年白雪皑皑,云缠雾绕,景象壮观。在果园北侧托木尔峰脚下修建了一个容积为240万立方米的水库,把天山融化的雪水蓄积起来,开沟施用农家肥,引进以色列先进的“自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依靠享有新疆的“袁隆平”之称的果木专家——乌买尔江·阿不都热依木为首的技术专家团队,采用无污染有机种植的方式,先期直播60亩酸枣种做试验田。第二年,他们用酸枣苗做砧木,将从新郑买来的灰枣和山西的骏枣接穗嫁接,当年收获大枣3600多公斤。
今天,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片绿洲。温宿县的领导向我们介绍说,这里过去是阿克苏地区每年的风沙源,在戈壁滩上只是栽种红柳、胡杨等植物防风固沙,而没有经济价值,现在河南人到这里栽种果树,不仅绿化了戈壁滩,每年还能为维吾尔族同胞创造600多个就业岗位,还与当地进行技术交流,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今年,他们又扩大了枣树种植面积,可以收获干枣600多吨。眼下他们正在清洗、筛选、分等,不久就会打包装车,源源不断地运到内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