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纪战略 定格群众新生活
建中原经济区有理有据
打造中国经济未来核心增长极
产业转移乃大势所趋
全力支持河南经济转型升级
菜农被打事件
相关负责人被停职
上接第一版
地铁工地奏响集体婚礼曲
31名城乡校长换岗任职
搞好社区帮扶工作
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世纪战略 定格群众新生活

(上接第一版①)待贫困群众如亲人,动真情,办实事,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村到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100元到2009年的9500元,荥阳市刘沟村人不会忘记河大校友会的深情厚谊。把有2100多年历史的河阴石榴确定为村级主导产业,帮助改良品种、引进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培育河阴石榴品牌。当地群众动情地说:“没有河大校友会,就没有刘沟村的今天。”

“路不通、吃水难、学生上学不方便、群众就医不方便。”这是不少工作队入村后听到最多的话。没有资金怎么办?一把手亲自协调,组织单位捐款。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定点帮扶工作队共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折合资金0.8亿元。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出智。”市妇联帮助培训贫困村妇女骨干,每年都要培训200多人。

退而不休,市老促会老领导经常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扶贫移民搬迁、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的铺开,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作为主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职能部门,市扶贫办要求每位干部职工联系一户贫困户,真真切切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单位定点帮扶,市领导联系贫困村也是我市扶贫工作一大创举。工作之余,市四大班子领导总不忘到“穷亲戚”那里走走看看、调查研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奏响的是一曲曲鱼水情深的旋律,树起的是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世纪战略 定格群众新生活

整合资源,整村推进。10年来,我市累计投入整村推进资金9400万元,基本完成了140个省级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其中有25个村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

另辟蹊径,扶贫搬迁。部分群众居住在山区、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常规扶贫成本高、效果差。从2002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扶贫搬迁的思路,并不断坚持推进,扩大规模。尤其是2009年,市财政安排扶贫搬迁专项资金5600万元,使全市扶贫搬迁工作驶上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搬迁资金5.9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7亿元,行业部门资金0.25亿元,群众自筹资金3亿元,建设移民安置点80处,完成搬迁7300户2.9万人。群众搬下山后,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致富门路,甚至一部分搬迁户直接由山民变成市民。

贫困地区要加快发展,产业是支撑。为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各类种养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10年来,我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00万元,扶持建立种养业示范基地30多个,各类种养业专业村发展到68个。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10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80万元,完成扶贫培训“雨露计划”2.3万人,其中实现就业1.9万人,使一批贫困农民由单一的农业劳动者变成产业工人。

10年间,郑州扶贫开发工作在探索、实践与创新中,走出了一条适合郑州实际的道路。站在新的起点,市扶贫办主任李刚良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将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着力开辟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缩小差距,促进和谐,让父老乡亲共享美好新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