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委常委 、组织部长 李长义
人才发展坚持以用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新的人才观,也是我们人才工作的新着力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用为本,针对“不适用、不被用、不够用”等问题,进一步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解决“不适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开发方面,按照“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重点,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乡校联姻、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形成人才培养开发网络。二是拓宽人才培育渠道。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兴办教育,引进各级各类高质量的培训资源,促进人才培训的多元化、社会化。三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贯通、功能齐全、覆盖广泛的教育体系。四是以“中国·登封新世纪干部素质讲坛”为平台,依托三个教育培训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品牌工程。
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解决“不被用”的问题。人才最看重的是事业,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就是对其最大的尊重,要坚持做到用当适任,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用当尽才,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在基础一线,在重点、难点工作中去培养和选拔使用人才;探索行业人才选拔机制,开展“嵩山英才”评选活动,实施“十佳百优”的行业领军人才选拔,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坚持在“用”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
创新人才引才保障机制,解决“不够用”的问题。为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不够用”的问题,坚持以项目引才、以用为先、优化结构、激活队伍的原则,转变引才的观念,突出柔性引才,对人才使用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建立了引才的“绿色通道”,对引进的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和家属安置等方面,努力改善条件,搞好保障服务,成立了登封市人才联谊会,搭建了人才之间学术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筹建人才公寓,进一步改善人才生活环境,通过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放手让他们干事创业,帮助并使他们在登封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