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
让创新型科技人才在金水区集聚闪耀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成就有用能用管用之才
开发紧缺人才 推进科学发展
坚持“以用为本”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推动新密科学发展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走人才强市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荥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马炳林

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李源潮同志指出:人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为积极发挥各类人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荥阳市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通过不断创新人才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完善各项人才激励配套政策,加大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营造科学的人才发现环境。建立政府宏观指导,吸收社会专家参与,以社会公认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业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社会化评价机制,真正用实际工作能力、优秀科研成果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来衡量人才,杜绝用资历、经历、学历来评价党政人才。以提高人才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管理考核,重点加强产业型的人才开发,实现人力资源与重点产业的有效对接。依托技师学院、职高,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和指导示范基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推进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发展创新。

增加激励配套政策,营造有序的人才竞争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业创新经济型人才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的意见、激励政策及评选办法,重点落实引进人才在购置住房、安家补贴、工资补贴等方面的激励保障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强教育、卫生体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启动专家型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设立名师、杰出教师、教育名家、名校长优秀成果奖,引导教育人才向智慧型、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建立优秀企业人才评选奖励制度,设立荥阳市“‘贡献杯’优秀企业家奖”,每年给予社会荣誉和物质奖励。鼓励用人单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岗位绩效、技术入股、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而营造人人“争相成才”的竞争环境。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加大市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等。同时,与市重点企业签订《企业人才自主培训合同》,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内部人才普培、深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工作投入机制,为全市人才成长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