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政治:
我国政治发展的理性选择
刘吉发在《南京社会科学》撰文认为,核心政治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实践模式的理论总结,主要指在创新民主政治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政党以其自身所积累的政治优势,在多元主体政治互动过程中,不断内聚成民族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结构核心,进而主导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发展方向的运行模式。人类立体式政治生活先后经历了古代集权专制政治、近代单纯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进而迈向现代人民核心政治的时代高度。核心利益、核心组织和核心价值的三位一体,构成了现代核心政治的三维结构。政治发展的科学决策、组织制度的民主集中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均衡,构成了核心政治的运行机制。核心政治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模式的理论升华,标志着政治生活“主导结构核心化”的政治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民主政治高级化的现代形态,代表了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实践机制。总之,核心政治代表了现代政治生活的主流模式,领导着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生活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以其自身不断生成着的政治优势,凸现了人类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时代价值。核心政治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政治资源的多维整合,而且有利于实现政治行为的互动高效,同时还有利于实现政治发展的立体效应。中国共产党正在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提高自己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能力,这也是打造政治核心领导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核心主体性的战略选择。
建设学习型政党
需抓住“三点”拓开“一面”
韩春虎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抓住“三点”,拓开“一面”。“三点”之一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现在与未来生命力问题的核心点,是学习型政党的本质属性。学习意在寻求一种持久的改变,意在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与生命力。如果说上述“三化”之一体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生命力与竞争力,那么,“三点”之二当为“三化”的理论与实践的延展即理论武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武装全国人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的深度把握与实际应用程度的开掘,是创建学习型政党的战略点,是从线性思考到系统思考,并对复杂事物条理化的理解力与实践力的展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内涵中“三点”之三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指导实践,引领潮流。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繁荣、稳定,必须拥有并强化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人类心智模式的内在表现,是学习型政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任务。在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基本内涵中的“三点”之后,仍要有一个实践的层面,或称之为“作业面”,即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干部乃至学习型党员,作为其基础工程不断推进。
应完善城中村
改造中的相关土地制度
范少虹在《时代法学》撰文认为,城中村的形成有经济发展原因、制度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等,而城中村改造也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如资金、体制和管理问题,所以各个城市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改造政策,同一城市不同地方可能政策不同,如广州城中村采取“一村一策”的改造思路。但就土地制度而言,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将城中村的土地全部转为国有土地,这有利于国家对土地实行有效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但前期成本高,所需资金庞大;二是国家与集体共同占有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城中村原有的自留用地建设公寓,改造后结余的土地,国家和集体确按一定比例分成,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政府征地成本,有效防止无序的乱建行为,但村民认为改造后节余的土地应归集体所有,政府不应参与分利益,从而改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保留原有的土地制度,以市场运作为主导,政府定规划和给政策,吸引开发商投资改造,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节省转换成本,但找到合适的开发商较难,不利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有关城中村改造土地制度:其一,明确城中村改造的法律依据;其二,完善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其三,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提高政府公信力
和执行力的主要对策
薄贵利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撰文认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长远战略出发,系统思考,整体谋划,协同动作,稳步推进。(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和拓展政府的合法性基础。(2)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尽快修改政府组织法,依法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使各级政府职权法定,行权有据。(3)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4)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保公民的信息知情权,为公民广泛参与政府管理创造良好的信息公开环境。(5)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为实施有效的奖惩提供科学的依据。(6)尽快设立政府管理质量奖,树立公务员正确的价值导向。(7)在公务员管理中引入能力主义管理机制。(8)加强和不断完善行政问责制,并将行政问责制融入行政监督体系之中,通过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等措施,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约束,坚决克服政府管理中的消极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