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真的人类学家》
青松顶雪枝丫弯
大槐村
桦甸行
轻轻说
翠竹情结
tpzz2110961
tpzz211095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翠竹情结

曲 近

小时候村东边有一片很大的竹园,生长着茂盛的竹子,那时候在中原偏僻的乡村,竹园在我看来是村子里最好的景致了。因为茂密,不透光,呈现出一种幽暗深邃的感觉,少年的我总觉得竹园里滋生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勾着我的心和魂,于是就拉着小伙伴们进去探寻,好像要找到什么宝贝似的,不然心里就痒痒得难受。不过,进竹园得格外小心,因为在收割成材的竹子时砍刀留下的茬口,都是斜茬,即所谓的老竹茬。斜斜的茬口过段时间就干了,像古代的竹矛一样,刀子般坚硬、锋利,一不小心踩上去,脚会被扎伤的。所以大人们都不让孩子进竹园玩,怕出意外。

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性是与生俱来的,越不让干的事儿越要干,正所谓新奇冒险好玩。我就经常偷偷背着大人去竹园里玩耍,运气好了还有意外的收获呢,比如发现一只鸟窝,可以偷偷观察鸟儿孵蛋、喂食,作为秘密资本向小伙伴炫耀;有时会捡到一枚找不到主人的丢蛋鸡所遗落的鸡蛋,那是些不守纪律的鸡,随意把蛋丢在竹园里而不为主人负责;有时也能捡到一窝白白胖胖的鲜蘑菇,拿回家做一盘纯正野味。当然,有时也做点坏事,偷砍一根竹子做弹弓打着玩。

渐渐地对那片竹园有了感情,经常围着竹园转一圈,或者进去探探险,惊起乘凉的鸡呀小动物什么的。也曾捉过一只受伤的小鸟,用竹棍夹腿绑好再放回去,那伤鸟后来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天长日久,那片竹园成了我童年的乐园。

后来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竟然终生难忘。那天我突然发现有几棵竹子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很觉惊奇,赶忙告诉大人,并领他们去竹园观看,谁知大人们看后却心事重重地说:这些竹子要死了啊。我听不明白,忙问为什么?答曰:竹子开花是死亡前的征兆。我吓了一大跳,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好多天都不敢去竹园,怕看见竹子死了。事后听大人们说,为了不使开花的竹子继续蔓延,就挖出了那片竹子焚烧,才保住了竹园。

到了冬天,其他树木叶子都落了,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没一点颜色和美感,只有竹子依然青枝绿叶,碧绿一片,被风吹得沙沙响。如果上面再落层雪就更好看了,白绿相间,歪着身子向人们微笑呢。

1970年秋天,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原农村,告别了可爱的竹园,到新疆的兵团农场上学,而后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都淡忘了,许多小伙伴的面孔都模糊了,唯独那片竹园总青翠在记忆里,难以忘怀。后来的好多年看不到竹子,就有些想念,由于这种竹子情结,去内地出差时,凡有竹子的地方,必然要多做些逗留和沉思,仔细凝视久违的翠竹,心里就有了一种亲切感。一次在花卉市场上看到一盆竹子,激动得不还价钱就买回家,结果竹子不能适应新疆的气候环境和水土条件,怎么莳弄都不行,最后竟然养死了,心里不免伤感失落了一阵子。

2005年10月在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前的竹林里,我竟然有些不想走了,使劲地吸着带有江南泥土气息的竹林里的湿润空气,一种清香弥漫于骨髓,真的感到很惬意陶醉。朋友们见我这么喜欢竹子,就主动以竹为背景给我拍照留念。一些与竹的合影我一直细心收藏,不时翻出来看看,感受一下竹林的涛声,温习一下乡村的气息,似乎还能闻到一缕缕翠竹的清香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