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建设最佳旅游环境城市
与旅游强省的着力点
以厚重文化推进
中原经济区建设
全力强化三个建设 推动国企科学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厚重文化推进
中原经济区建设

以厚重文化推进

中原经济区建设

邵培松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节后开始工作的河南省亿万群众送来了喜讯。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启蒙、理论的指导和文化的呼应。如是,适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大跨越之际,我们更应该奋力搞好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资源得天独厚 任务光荣艰巨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开篇即明确提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高度评价中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要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可以说《指导意见》既肯定了我省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又点明了我们所要承担的建设华夏历史文明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2010年3月10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了河南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来自河南的各位代表的汇报后,胡锦涛指出河南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所以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指导意见》,领会总书记要求,认真谋划,积极探索,把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砖添瓦。

弘扬中原大文化 促进经济大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二、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三、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调整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和引智项目予以适当倾斜。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

四、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树立中原发展新形象。

把握契机 抓住重点

《指导意见》从四个方面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搭好了框架,那么如何细化《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如何结合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措施,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使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文化旅游、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武术杂技等优势产业,做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是扎实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继续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程”,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河南历史文化,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气派的艺术精品和知名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电视剧、戏剧、舞台剧等重点文化产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确保文化产品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促进社会进步。积极拓展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更多适应基层、适合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向农村基层延伸。

三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三平”精神,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李文祥先进事迹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城市“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和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精心组织开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河南形象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作者单位:民进河南省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