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社会管理创新“民生化”的新郑模式
绽放“五朵金花” 发展生态旅游
故里简讯
郑州慈善日新郑捐款踊跃
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领导到新郑检查
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关爱民生·真情十送”
巡回服务活动启幕
解放思想天地宽
新郑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乘势而为谋发展 主动融入当先行
新郑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
坚持项目引领、产城互动,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区

本报记者 赵聪聪

在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的收获时节,在中原人民奋力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面对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新郑该如何谋篇布局、定位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建设大潮中,实现新郑的快速崛起?

审视市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郑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新增强,发展活力有了新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有了新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改善,发展处于融入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机遇已经到来,条件已经具备,需要新郑做的就是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力发展,乘势而为,主动融入,砥砺奋进,努力在建设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组团推进,全面对接郑州都市区

郑州市十次党代会提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要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作为省会郑州的南大门,新郑积极对接郑州,主动融入都市区建设。在发展中,该市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依托省政府批准的《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划分市域范围内的城镇集聚区、农业示范区、生态保护区,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新郑新城、龙湖宜居教育城为支柱,以新港组团、辛店组团为支撑,以特色城镇、新型社区为支点的“一心两城两组团”的发展布局。

为了实现全面对接,新郑还立足于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的城市建设定位,大力发展与郑州中心城市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郑州南部经济核心支点和中原经济区生态宜居城市;立足于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的经济建设定位,紧紧抓住郑州加强与中原经济群各城市合作的战略机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的社会建设定位,积极探索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创造新经验、探索新路子;立足于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的文化建设定位,充分发挥黄帝文化在郑州建设传承华夏文明重要核心区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炎黄子孙精神家园。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新郑市全力推进“十大工程促转型”涉及的100多个项目,进一步加快新郑新城、龙湖宜居教育城、新港产业集聚区、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郑新快速通道和107国道升级改造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园及农用机井升级改造工程、合村并城(镇)及移民安置工程、黄帝故里二期扩建工程、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建设。(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