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点速递
河南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先锋作用
文化强国需“造血”
民族之“根”要保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先锋作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才是永恒的。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出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物质文明,更拥有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更能成为软实力的领导者。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要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要率先垂范,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来。

近年来,中共中央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应该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人才辈出,自古即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先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地,更是古今中外文明的交汇地,这里“抬脚踢秦砖,触手抚汉瓦”。翻看中国文化史,有一半以上的鸿才大儒、风流人物从这里走出,书写了无尽的中华经典文化。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多个中华姓氏的起源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对海外华人圈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与亲和力,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会为河南的发展增添独特的魅力与机遇。可以说,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身之旅必将为中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河南,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先锋作用,这是光荣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走创新发展的蝶变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的产品出口超过了航天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美国是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美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总结这些经验对我国、我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拥有2300多家日报、8000多家周报、1.22万种杂志、1965家电台和1440家电视台,还拥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这三大电视巨头以及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视票房收入都在美国。每年创收数千亿美元,其经济总量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并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实际支出每年仅800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内地文化产业的年度报告可知,按内地生产总值计算,文化产品市场的产值应达到每年4万亿元人民币。可见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我省的文化市场前景和市场的空间之大。

美国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大国,源自其近年来的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之路。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来大力发展。美国人早早就认识到,经济效益不仅是佐证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且更是支持和提升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经济效益来扶植文化艺术,就必须要走产业化道路,而走这条道路就必须历经:文化艺术的产品化,文化单位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文化艺术领域和多媒体现代娱乐集团的资源整合,以及结合新媒体科技和现代金融体系所打造的规模化的文化产业航母。

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等文化主管部门也在试水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对一些非时政类的经营性出版机构和报刊社改制,进而将他们推向市场,这是难得的尝试,但距离成长为文化巨人,仍然面临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跨界化发展的多元之路

美国还是最早将文化娱乐业与制造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地产、新媒体、网络动漫等相结合形成合力的国家之一,这样的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就必然撞击出全新的创意和极具竞争力的生机。早在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作的第二年,其382亿美元的销售额就足以让其傲视同群成为媒体巨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和新思维的诞生也融入了文化产业,电影3D技术的研发,令电影产生了全新的运作模式,进而带动了3D动漫、3D现场演唱会和3D体育赛事直播等一系列的新型文化产业,同时还带动了传统电视、电子游戏和手机通讯业等产业的提升。

美国文化产业在投资领域的主要特点是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形成政府、外来投资和融资体制三结合的机制。一方面国家直接向所有符合政策导向的团体提供扶持,另一方面吸收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一些大财团就直接向许多有实力的文化产业巨头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进行投资。美国还广泛吸收世界文化资源和各国人才,并且结合自身科技优势,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了向外扩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我省的新闻出版行业管理还比较严格,虽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在试点让那些早已被市场淘汰、遭读者抛弃的刊物、报纸死掉,吊销他们的刊号、报号。但整体上,对报、刊号的管理还是太僵化,那些“该死的死不掉,该活的没法活”现象还比比皆是,这直接限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入到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使大批体制外的优秀新闻出版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时也让那些国有文化单位的部分员工尸位素餐、人浮于事,进而白白浪费国家资源,严重制约了我国、我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此弊端不除,我们的文化出版事业就很难获得新的解放和飞跃。

走科学化管理之路

与许多国家不同,美国政府没有设立文化部来专管文化产业。原因是美国信奉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对文化产业所起到的调控功能。“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从业人员享有表达和创作上的高度自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创作出杰出作品。”从这一点出发,美国政府认为,文化产业与钢铁、汽车等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部门没有区别,所以应为文化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个人的文化创造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充分竞争的舞台,并给受众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是唯一有权对美国媒体行使管理权的机构,但其职能仅限于给广播电台发放执照,对其广播节目的内容、编排、广告营销和运营等无权干涉。另外两个主要的国家级文化机构是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公共广播公司。这两个机构由美国国会直接拨款,任务是利用这笔拨款,发展艺术和公益性质的广播电视。

虽然没有专“管”文化的国家级机构,但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对于传统经典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对于新兴创意文化项目的扶植推广。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等组织机构对文化艺术产业给予资助,很多时候都是采取政府补助一半,艺术团体自筹一半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文化艺术团体有一个好的项目建议书,加上自筹的一半经费,政府机构就有可能给予另一半的资助。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文艺界也迎来了解放,秉承毛泽东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新中国,迸发出了空前的创造热情,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需要发挥文化战线的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邵培松

(作者单位:民进河南省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