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5
14
别墅里的女孩子
《黑马》
赶 会
美轮美奂说汉字
智者的选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4

2.考级也是一个上台的机会。考官虽然人数极少,但也达到了让孩子弹给陌生人听的效果,而且,孩子会有考级的压力,在压力下如何发挥水准对他也是个锻炼。

3.家长和琴童也能够对同年龄的孩子、同水准的孩子有些了解,总算是把孩子从家里拉出来,比一比,从一个群体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弹得到底怎么样。

但,考级的坏处,在我看来,可能比好处更明显,后遗症更长久。

1.因为害怕考不过,总想争取更多的练习时间。八月份考级,三月份就开始练。几首乐曲让学生翻来覆去弹上个小半年,到最后没有享受,只有机械的练习,不要说孩子受不了,我们做大人的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2.过于强调考级,对考级以外的曲目涉及得非常少,孩子就只拥有那几本考级的谱子,其他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在乎。我见过无数个孩子,在上我的大师班时我问他:“你弹什么曲子给我听?”回答是“六级练习曲”,或“八级奏鸣曲”。我再问:“是哪位作曲家写的?”回答“不知道”。我学了这么多年音乐, 殊不知“不知道”这位作曲家在中国如此走红。

3.进度太快,根基不稳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非常勉强和痛苦地让学生去考一个不该考的级别,而且是跳着来,2级以后考5级,5级之后考8级,一味地为了那个数字,结果中间好多断档。摩天大楼的三十层已准备装修,但从三楼至二十九楼都是空壳子!

4.考级容易导致家长和家长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攀比,6级也好,7 级也好,6和7只是个数字,至于这些级别意味着什么,代表孩子怎样一个客观的水准,老师,家长,当然还有孩子都是一片茫然,只知道去比较那个简单的数字!

5.学生考级往往成了老师偷懒的最佳办法。一个老师,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大家考同样的级别,于是就重复练同样的曲子,老师也用不着因材施教了,当然学生学到的也就仅限于这一点点。

6.当级别成为孩子学琴的唯一目标时,是不是考完了10 级的孩子就真的把钢琴学好了?许多家长曾在若干年前申明让孩子学习音乐是为了孩子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有艺术细胞的人,但潦草和勉强的10 级考试真让孩子更有修养、更有品位、更有艺术细胞了吗?

郎朗效应

既然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孩子学钢琴的书,我想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中国钢琴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郎朗。不可否认,郎朗的走红,使得中国又掀起一阵学琴热。郎朗在乐坛上是难得的奇才,虽然很多音乐学院学究派的同行,都对郎朗有负面的评价,说他太商业,但我经常是站在郎朗这边的人。因为他使更多从来没听过钢琴的人懂得了什么是钢琴,因为他,我们又培养了一批音乐爱好者。因为他,我们不再认为搞音乐的都是高高在上的、趾高气扬的。我个人倒是觉得,那些给予郎朗负面评价的音乐学院的教授,自己却都梦想有一天像郎朗一样被世人瞩目。

但我想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和大家聊聊,你的孩子成为郎朗的机会到底有多少。郎朗的好,一方面在于他弹得一手好琴,一方面在于他的性格,一方面在于他的气场,还有小时候被爸爸逼迫每天练琴十小时的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很帅,他很酷,他很随和,他不喜欢穿燕尾服上台,他有“郎朗”这么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叫得朗朗上口的好名字。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成功,他的与众不同的地位。

像郎朗这样的人物几乎不可能被复制。如能轻易被复制,那郎朗就不是郎朗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弹得比他更好,但性格没有他好。有人懂得比他更多,但没有他的机遇。如果你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同时萌生了让孩子成为郎朗第二的梦想, 那你的失望率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

我建议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客观实际的认识和不太离谱的愿望。如果你的孩子以后真成了郎朗第二,我为你高兴。但是他如果因为学琴成为一个真正有资格判定郎朗好坏,成为一个懂钢琴的人,那更值得庆幸。

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