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动了我的信息?
2011年十大投诉
热点及消费警示
河南省消费维权
信息网昨日开通
有奖定额发票
年均增长13%
河南纺织服装
产业报告发行
燃气用户申报
可享一站式服务
发票查验窗口年均
查补税款500万元
两家四星级
饭店被“摘星”
城乡居民养老
专项治理防冒领
wx2318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谁动了我的信息?
谁出卖了我的信息?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本报记者 郑 磊

刚刚买了新车,就收到铺天盖地的车保广告;刚生完孩子,推销奶粉和婴儿用品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相信类似的窘境,让很多市民都头疼不已,也有不少消费者很纳闷:到底谁出卖了我的信息?

个人隐私成透明信息

在郑州一家媒体工作的李胜军最近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房子年后交了工,如今装修工作基本完成,不耽误五一的婚期;忧的是自从拿到房子后,各种装修电话就没有停过,哪怕装修工作已经完工,仍有数不胜数的“短信轰炸”,这让他不胜其烦。

“不少装修公司打来电话,对方不仅能准确说出姓名、单位,有的连新房地址、小区名称都一清二楚。”李胜军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给装修公司留过详细信息,咋会有这么多陌生人知道自己的个人资料,“如果个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我们的安全谁来保障?”

和李先生有同样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调查发现,收到“骚扰”短信的市民主要集中在推销妇婴产品、推销各种保险、推销装修建材等方面。

谁出卖了我的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很多超市商场都流行会员卡,此举必然涉及消费者的详细信息。

此外,随着“网购时代”来临,在各大网站注册、购物时也都要填写大量个人信息,甚至有的还需要身份证扫描,在紧随网购而来的快递行业中,消费者每天收到的快递邮包上也有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地址……这些重要信息也被动地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

那么,消费者各种场合填写的信息是否安全?这似乎更取决于商家的“诚信”。据花园路一家商场负责人介绍,如今很多大商场、中介机构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明显不足,一些商场对于消费者信息没有保密性措施,想要复制、出售不是难事儿。

此外,有些中介机构为了谋取利益,将消费者的私密信息“出卖”,甚至出现多次“倒手”的情况。

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昨日是“3·15”消费者权益日,不少消费者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制商家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对此,郑州市消协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或减少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必要时,可考虑使用邮箱地址、办公室电话、单位地址等相对安全的信息来代替。

“如今,商家纷纷推出打折促销等优惠活动,市民此时更要注意个人资料的安全,防止不经意间泄露。”该有关人士表示,如果确需办理会员卡等,在填写个人资料时要尽量简化,任何时间、场合,都要像爱护个人财产一样爱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