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0版:中原楼市·重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富民强省和粮食安全可双赢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从整体上看,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也就是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之间本来是不矛盾的,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为它们之间是矛盾的。这种主观错误的认识不仅严重制约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制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且从根本上威胁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必须从理论上予以清除并通过实践予以证明。 从全世界范围看,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水平正相关,就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就越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越低的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城市化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从河南这些年的实践看,工业化城镇化不仅不威胁粮食安全,而且有利于粮食安全,确实实现了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双赢。 城乡差别主要产生于规模差别。城市与农村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规模大小不同。城市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这是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空间集中程度与发展速度、效益正相关,即越是集中集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就越高;反之,越是均匀分散,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就越低。一般来说,城市越大,效率越高,发展越快;城市越小,效率越低,发展越慢。要高度重视最小必要规模这个概念。这是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 河南经济结构不优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第三产业比重低,其主要原因是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居住分散,村庄规模小,需求不集中,不利于形成企业和产业。从创新发展的要求看,城市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单位GDP能耗越低。反之,城市规模越小,创新能力越弱,单位GDP能耗越高。据国外有关专家研究,大都市产生了全世界80%以上的创新成果,是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区域。因此,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做大做强郑州都市区是重中之重 形成经济区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城市的首要因素是生产要素和人口的集中集聚。做大做强,首先是做大,做大了才能做强。郑州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全面扩张。河南的工业化是后发地区的工业化,后发地区的工业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就是工业从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梯次转移。后发地区要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上下大工夫、有大动作。 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因素是软硬环境以及配套条件。城市周边是软硬环境和配套条件最好的地方。郑州必须积极吸引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向心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全省的企业和人口应尽可能向各级中心城市集聚,首先是向郑州和其它省辖市集聚,以争取尽可能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新农村社区建设要尽可能与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洞林湖·新田城极具示范意义 前几天去洞林湖·新田城实地参观,感到那里环境美,档次高,前景好,农民财产大幅度增加,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多数农民实现了非农就业,农业实现了规模经营,企业的市场前景也很广阔,郑州乃至全省的居民有了一个居住、休闲的好去处,达到了农民、政府、企业、社会四方共赢,初步走出了一条企业为主,政企联手加快城镇化的路子,这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乃至全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洞林湖·新田城既包含新农村社区建设,也是城市新区开发,企业出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农民的生产生活,大大减轻了政府负担。首先,应当进一步深入总结、完善、规范,明确企业、政府、农民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可以推广的、具有普适性的模式,逐步扩大范围。其次,洞林湖·新田城不仅要面向郑州,更要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吸引要素和人口集聚。第三,政企联手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上下工夫,求突破,使洞林湖·新田城乃至所有新农村社区成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突破口、试验田。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