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节水节电我先行
加强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重常态 抓落实
做教育就是做良心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zj2751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

本报记者 杨丽萍 于淼

最近,有不少家长致电本报记者,表示对职业教育模式并不了解,都十分关心职业教育这种“工学结合”模式究竟能为孩子带来哪些好处。为此,记者走访了数所职业院校进行深入了解。

职业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颇多,工学结合是一个重要途径,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要目的,因而成了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不二选择。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郑州市金融学校校长司书群说到,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司书群介绍。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校长郭深介绍说,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有助于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通过与企业职员的接触,培养、锻炼和提高了自身为人处世、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对自己进行检验,也有利于增强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郑州市财贸学校校长郭仲跃表示,学校在组织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服务,其一是可以加强学生在实习中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两者关系;其二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就是配合企业开展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这样以来,学生们在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而且这种模式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对他们将来的就业而言,增加了他们被优先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职业院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企业就业岗位对人才提出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以及相关行业产业最新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装备情况。“这样以来我们学校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为企业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培训服务。”郑州市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专校长李萍说到,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展开,必然会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