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美美与共少女俑
《罗斯柴尔德家族》
浦江夜景(油画) 冉熙
语言还需老实点
唐 三 彩
白帝诗情烁古今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白帝诗情烁古今

王镜宾

白帝城,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地处重庆市奉节县的长江和草堂河交汇处,它原来是从大巴山伸出的一支余脉,到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个半岛。但三峡蓄水后,它的半岛腰身部分被淹没了,宛若一条小龙从山上下来后到江边忽然压低身子游到江中,又突然昂起头——大江截流后,水淹没了其身躯,真正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充满了神秘感,又隔长江与对岸刀砍斧劈形成的天险夔门呼应,共同扼守着从荆楚入川的要津,令人不由得心头为之一震。

白帝城周围群峰叠翠,山环水抱,气势雄伟,江水滔滔,翡翠铺江,每一棵树都绿得滴水,每一片叶子都流淌着诗情,每一朵花都能自成一景,每一块碑都有一个传奇。它四季都云雾缭绕,雾里看花花朦胧,水中望月月羞怯。夜晚,月亮戴着面纱,犹抱琵琶半遮面,若无数貂蝉赏月,意境隽永。白天,雾遮群山,江上水气连天,只闻鸟啼不见鸟,只闻汽笛不见船,令人愁肠百结。等到日上三竿,忽见山峦一片暗绿,群峰像开屏的孔雀,翎开翎合,若隐若现,云雾若走若离,与山峦、白帆纠缠不休,藕断丝连。临近中午,江风劲吹,云雾如青纱帐忽然被吹开一角,太阳像一群火烈鸟展开火焰般的双翅鸣叫着,衔着霞光,踩着祥云,穿云破雾而来,“刷”的一声落在群山之巅,挂到江帆的桅杆上,给白帝城头一下子披上了五彩斑斓的锦衣,让它进入如梦如幻的美妙时光。

这正是大自然赋予白帝城的天籁之诗。

从岸边去白帝城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新建的石桥,到白帝城山脚下,拾阶而上,可见郭沫若在城门题写了“白帝城”三个大字,刻有楹联“东连荆楚压群山,西控巴渝收万壑”。名人书法和楹联气势磅礴,画龙点睛,浓缩了白帝城的特殊地位。白帝城的名字由来很神秘,富有传奇色彩。据史书记载,西汉末年,一个名叫公孙述的人忽然看到一条白龙出现在此城,他为此绕城一周拜谒,称他看到白龙,他就应天命称帝,此城名由此而来。后来他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争天下,兵败身亡,遗恨西蜀。白帝城中最著名的是“托孤堂”。三国时期,蜀主刘备为报其义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兴兵伐吴,后来兵败退回白帝城。病重临终时,他叫几个儿子拜诸葛亮为义父。然而蜀国最终被魏晋所灭。白帝城上也供奉有诸葛亮的庙宇,建有这位传奇人物的观星亭,后人写了许多诗词赞美他、感叹他。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仙李白的名诗使白帝城更是名噪天下。后人多次用书法书写这首诗,最著名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郭沫若等伟人、文豪书写,刻在石碑上,成了一道书法艺术风景线。诗圣杜甫曾在此停留近一年,写下四百多首诗,几乎每天都有佳作问世,奔涌的长江、连绵不绝的雄山险关成了他灵感的来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脍炙人口,传诵千年。白居易、范成大、陆游、苏轼、黄庭坚、刘禹锡等著名诗人也留下许多诗词。白帝庙后有两处碑林,刻有隋、唐、宋、元、明、清七十多块散文和诗词,其中有著名的“三王”石碑,即鸟中之王凤凰碑,花中之王牡丹碑,树中之王梧桐碑。在凤凰碑旁,有一幅“巫山峡锁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阵图”的碑刻对联,书法苍劲有力,出自名家之手。还有一个竹叶碑,乍一看是三枝翠竹,细看画中有诗,三处竹叶用行隶体写了一首诗,清代诗人曾崇得把诗、书、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画了一幅翠竹,画面看似竹叶,实际是一首五绝诗:“不谢东徨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堪称一绝。东碑林有清朝康熙皇帝书写的六言诗碑: “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碑下方刻着“赐巡视北城河南道监察御史加三级臣傅作楫”。傅作楫,夔州府巫山人,生于巫山圣泉峰下,康熙丁卯举人。他在任河北良乡县令时,一次,宫廷内监骑马无故践踏青苗,被他处以杖刑。康熙皇帝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责怪,反而称赞他有“御史风骨”,便给他连升了三级,被提升为监察御史。当他告老还乡时,康熙便手书了这首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六言诗送给他作纪念。傅作楫返乡后,定居在原奉节老城西坪街。清光绪三十一年,夔州府官方旭从傅作楫十世孙傅梅松手中求得康熙御书六言诗轴,仿诗轴原样,刻成此碑。这些诗词和书画碑刻,大大增添了白帝城文化的品位,使白帝城成了中华诗歌海洋上一艘不沉的、历久弥新的航空母舰。

如今,三峡大坝建成,白帝城被水包围,每到东方日出,云蒸霞蔚时,它宛若蓬莱仙境。滚滚长江,浓浓翠色,如梭船舸将会激发更多当代诗人的灵感,让更多的诗篇喷薄而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