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无娘花
《一心一意来奉茶》
黄 山
艺术无国界
祈福的声音
清康熙郎窑
红橄榄瓶
中国文学的跨越
lh297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儿子:和你分别一晃快四个月了!送你走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那种剜心般的疼痛想必唯有做母亲的才能有如此深的体会!以至在你走后的一段时间我都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情!整天以泪洗面!我多么希望所有曾发生的一切就让它如同撕下的日历,永远不要再重现了!离九月一日开学还有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能让你重返校园、重返课堂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希望在我们见面的时候,你能亲口告诉我,你将如何安排你的未来?你对未来有何打算?儿子,你准备好了吗?

妈妈 5月30日

后一条几乎全用感叹号写成,结果是儿子没有准备好,回家后又被送回。

“五一”节在宜昌时,我粗粗翻阅了儿子的“工作室随记”后,在送儿子回训练基地的车上我突然说,我将来真想将你的故事写一本书。儿子说,你是不是想让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我说,不是,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不将孩子送到这里来。

2007年5月31日,儿子的大舅抵汉。他此行的任务是陪晏紫去宜昌,亲眼见证儿子的变化,来确证提前接回儿子的决定是正确的。

6月1日,晏紫和儿子大舅到宜昌,下午将儿子接到他们住宿的宾馆。

6月2日晚接晏紫的电话,她说她和大舅商量了,决定第二天(3日)就将儿子接回家。我脑门突然膨胀。难道4个月(到6月25日)儿子和晏紫都坚持不到了吗?此行将4个月的训练计划也打乱了!事已至此,局面已完全不在我的掌握之中。

我的无奈与惋惜,源于我百倍地珍惜儿子在训练基地的每一天的强烈愿望。我百倍地信任时间。时间能改变一切——成就,或者毁灭。

在我的想象中,儿子早已是归心似箭,听说晏紫立刻带他回家,一定欣喜若狂。结果不是。晏紫2日晚间打回电话,她竟然在电话中哭了起来,说儿子不愿跟她回家。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与儿子通了电话,儿子还是决定再留一周,等着我去接他。

晏紫和大舅的决定对儿子太突然了。他们,以及我,其实都不了解已经变化了的儿子。突然离开,他心里会马上生出对三个多月纵队生活的留念,还有对这段生活应有的善始善终的总结和结束的仪式……成人的识见,总难抵达孩子心灵的深处。

6月2日晚8点,晏紫和大舅回到武汉。他们俩向我转述这两天和儿子的相处。刚去的当晚,儿子开始时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他只是不停地吃他们带去的小食品,并说早知道你们来,我就不吃晚饭了。儿子告诉晏紫和大舅,他出来时孩子们对他说,多带点吃的喝的回来,兄弟!

当晚,儿子和晏紫说话说到快两点。晏紫先睡了,儿子快3点才睡。他睡不着。第二天早上6点半儿子就起床了,起床吃东西。昨晚儿子吃剩的小半个苹果放在桌上,早上起来到处找,晏紫说我吃了。儿子还记着小半个苹果。他告诉他们,在纵队一月吃两次苹果,一次吃一个,有一次他一月只吃了一个,没吃的另一个是因为和学员猜拳时他输了。

第二天去超市给孩子们买小食品,多得拎不动,全是儿子抢着拎。出入时都是儿子撩开帘子让大舅和晏紫先进先出。回到宾馆,儿子乘兴给晏紫和大舅表演了军体拳和太极拳,赤脚踏得地板咚咚响。儿子说他还想留一周,还因为他想这几天继续重练和巩固一下军体拳。大舅问儿子,学员离开有没有什么仪式,儿子说有,大家一起唱歌。大舅问唱什么歌,儿子说“送战友”。大舅问会有什么情形,儿子说,哭。

大舅最后对我说,我们当时决定领修远回,却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家长并不总是对的,这又是一个教育。孩子进步了,家长进步了没有?有时候家长的进步跟不上孩子的进步,自己的思想跟不上孩子的思想。

百天日记 (95)

晚饭前我们听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总统们的一些事迹。他们在学校时成绩并不很出色,但人人都很有特点,从小都很有志向。我们和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员开玩笑说我们都有当总统的潜质。

饭后又有一名同学的家长来了,他盼了一天。看着他看到父母的车开进来时那种按捺不住的兴奋,我们都在笑。过了一会儿他父母上楼来,见面时他们都流泪了,场面很感人。毕竟分开了几个月,一下子见面心情一定不平静,这我有所体会。

昨晚又拉了紧急集合,我还挨了一戒尺,屁股很疼,觉也没睡好。希望不会再有紧急集合了。

儿子只有几天就要离开了,杜义还给儿子一戒尺。儿子你可要记住这最后一戒尺。

听说我们要提前接回儿子,陈文杰从宜昌打来电话,直言“担心反弹”,担心儿子的苦和累回家后会得到母爱加倍的补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