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
2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0

养鸡的人跟我们讲,他这两栋房面积共600米(看来之前何书记和我讲的需要场地5000米是不准的)。 一批养了5000只,每批52天就出栏。从小鸡雏进来到出栏时每只鸡能达到6~7斤。其间拉鸡雏、饲料,都有人给送,包括鸡出栏时也是厂家来取。你只负责场地和喂养就行了。

我们问他的投资,他说有七八万。

这批鸡再有5天就可以出栏了,据养鸡人讲,每只能挣5元钱。我在心里粗略地算了一下,一批能挣两万多,一年要是养四批,就是十来万,倒是挺挣钱的。然而在河南村上哪找这么大的房子呀。新盖吗?没有可能!

养鸡场的前院就是村部,有人从后窗户里喊何书记,问他来干啥?何书记和我说,那是西河村的朴书记,我们是同学。于是,从养鸡场出来,我们又到村部里坐了一会儿。

朴书记说,“怎么样?我们看了养鸡的,都不想吃鸡肉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时间太短,像吹起来的。”

他说,“我们村现在不少人种黄芪,挺挣钱。”

老何问了下情况,他说,“一垧地,包地三千,种子四千,能卖三万多,净剩至少两万多。”但是他也说,“农民求稳,他不亲眼看到别人挣几年钱,他都不敢干。”

我说:“是,农民可能是最输不起的。”

从西河回来,我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与其引进这项目、那项目,还不如抓住自己的好项目。河南村木耳搞了这么多年了,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应该在木耳这个项目上多做文章,把河南村的木耳做强做大就是最好的项目。如果再盲目地上新项目,那不是扔了金饭碗要饭吃吗?

那天下午快三点了,焦镇长突然给何书记挂电话,问河南村的帮扶项目到底定什么了?

撂下电话,何书记就问我,“咱们报什么?”

我说:“村长也没在家,咱们始终没坐到一起商量,先不报吧。”另外我心想:我们现在是摸情况,还没有向党组汇报,怎么能就直接报呢?书记当时没有吱声。

可是过了一会,何书记还是沉不住气了,和我说:“那边焦镇长在等着呢,是县里要情况。”

我说:“那就还是报木耳合作社投资项目吧。”

21.紧急电话

那天傍晚要下班时,书记和我说:“走,到我家吃饭去。”我说:“不去。”书记说:“不是我要请你吃饭,是小荟杰没在家,上县里去办事了。”

第一次到书记家吃饭,两手空空地去吃饭不好看,在书记的万般阻拦下,我还是到村里的小卖店里买了两瓶白酒,早就听说他的小外孙女在他家,顺便又给孩子买了一塑料袋子小食品。

书记的家是在罗子沟镇的绥芬村租的房。面积不大的两室,一间做卧室,一间做厨房。是不是之前书记已经把电话提前打到了家里,他的爱人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刚端起饭碗,书记的手机就响了,好像是镇上打来的,让他和村长马上到镇里去一趟。

村长还在工地上,就是打飞机往回赶也来不及。书记再和镇上沟通,好歹镇上最后同意书记和村长明天早上一上班就赶到镇办公室,但何书记今天晚上必须先到镇林业站去一趟。饭肯定是吃不好了。书记马上又给村长挂电话,揣测着林业站找他们会是什么事?

前几天村长从外省的林场改参场的工地上,用拖拉机拉回来一拖车新伐下来的圆木,他讲是管工地老板要的。

之前书记和村长为了让住在村部不走的那位村民搬出村部,采取了许多必要的手段。后来,那户村民终于搬出了村部,但因为这事当时闹得很僵,村长是彻底得罪了这户村民。村长明晃晃地拉回村里一车木材,莫不是被那户人家举报了?如果真是那样,我想村长这一夜也是不用睡觉了!

第二天,村长是3点半钟起床从黑龙江的工地赶回村里,早早地就和书记到镇长办公室报到。直到快中午了,书记和村长才回到村里。

书记和我讲,头一天他们猜测的不对。是镇里要把村里的一块林地承包出去。说承包款是一万八千元,让书记和村长回村做村民工作。镇里对外承包山地,为什么要让村民同意?这就涉及我前面说的“四议两公开”的六步工作法了。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这个程序,否则,村民说,此事我们不知道,到法院一告,你签的什么协议都是废纸一张。

召集村民代表

因镇上对外承包山林地的事很急,要求村里尽快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书记和村长商量了下,考虑到白天村民都有事,人很难凑齐,把会议定到了当天晚上的七点三十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