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首都机场 紧盯外资企业 摊开最新版的北京临空经济区规划示意图,你会发现,围绕着机场的,是物流基地、商务区和经济开发区,鲜见与航空经济无关的项目。 早在1993年开始,顺义区就开始尝试依托机场发展新的经济形态。当时他们的判断是:一定要利用空港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新的产业形态;落户的项目应该是外向型的,空运比例要高;招商引资(合作对象)也要以外资为主,产业要以电子行业、通信行业为主;产品要以出口为导向。 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顺义区一门心思盯着外资。一些北京市属机械加工厂正在往郊外搬,他们基本上不谈。甚至也不和炙手可热的央企、市属企业谈。在那个阶段,他们引进跨国公司30多家,一半是世界500强投资的项目。 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首都机场绝非仅是自身141万平方米的繁荣,还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时间跳转到10年前。一位北京临空经济区负责人感慨,如果10年前在规划和招商引资中“心慈手软”,现在首都机场周边竖起的可能是一栋栋大楼,可能是濒临淘汰的机械制造业,何谈航空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勃兴! 北京临空经济区最负盛名的是天竺综合保税区。它早在2008年就获得国务院批复,有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享有独一无二政策优势和先发优势。在这里,一朵从荷兰来的郁金香,从下飞机到进保税仓库,最快仅用40分钟。一位在北京临空经济区工作的河南人感慨:郑州航空港区要起飞,就得有这样的国际速度! 目前,顺义航空、汽车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其中临空经济区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0%、财政收入的85%,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摘自2013年4月20日大河报) 广州白云机场 从城市边缘到比城市更时尚 “飞机一落地,就往市区奔”这种机场版本将迎来刷新。“若干年前,我们认为机场是城市的边缘,但是你现在再看白云机场,已经是一个顶尖时尚的小社会。” 围绕着银鹰停落的机场,将建成航空大都城中城。超市、精品店、ShoppingMall,这些生态将慢慢出现,酒店、会展等商务服务也逐渐兴起。更神奇的还有旅游、医疗服务。规划中,空港区东部是低密度限制性开发的生物健康产业片区,首批进入的企业已经有8家,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扩建项目。未来广州空港经济能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并促进广州市年产值1万亿元的航空都市圈的形成。 亚洲最大飞机维修基地羽翼渐丰 广东省机场集团与新加坡科技宇航有限公司在白云机场东南方向,定下了推动广州空港的形象蜕变的坐标。 按照规划,新科宇航第一机库建成后,可以完成7架次的大修和36架次的小型维修,预期实现年产值1.5亿元。新科宇航未来将陆续建成8个机库,远期规划还将预留7个机库的发展空间。凭借广州新科宇航15个机库的规模,再加上南方航空和和记黄埔合资的GAMECO,白云机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基地,还将催生出集航空维修、零部件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区。 已经落户广州的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顺丰速运,将和意向落户的圆通快递等诸多物流快递企业,在广州形成物流大腕的竞合威力。 (摘自 2013年4月19日大河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