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高考状元为何一路向西
为“官二代”遇袭叫好是种社会病
寸步难行因失信
别让“无机青年”怀疑未来
市场虽在
而电影之神缺席
会海淹没的是行政效能
国债拍卖
遭遇两年来首败折射啥
修订《食品安全法》
公众最期待的是什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场虽在
而电影之神缺席

市场虽在

而电影之神缺席

自6月3日上映以来,《富春山居图》引发了规模庞大的吐槽。除了当年陈凯歌的《无极》,几乎没有一部电影和它的导演在网上得到过如此多的几乎是全民的奚落。以至于刘德华为了《盲探》赶紧“撇清”,而导演孙健君也跑出来接受各家媒体采访,作出关于烂片的回应。但观众边奚落边看,竟使它刚刚突破了两个亿的票房。其实,这半年左右的时间,不仅仅这部片子,先后还有《泰囧》《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投资不多、导演没有过成功作品、故事很一般”的电影,也同样获得票房大胜。

表面上,市场的热度令人欣喜,似乎是文化的复兴和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当细究这些电影成功的秘诀时,又令人有深深的担忧。

以《富春山居图》举例,它本身的制作成本是1.3亿,宣发成本是3000万;1.6亿的投资中,中影集团和寰亚电影占了投资的60%。而中影集团负责该片的发行,使它具备了先天的排片优势。从去年到今年,它经过四次更换档期,既争取到了没有大片抗衡的绝佳档期,又压倒性地占据了37%的影厅排片。导演孙健君名不见经传,从未拍过电影。他多年制作晚会、广告和宣传片(从《富》片中也可以看出他五彩斑斓、大杂烩、没剧情的晚会思维),但他仅手持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获得了初执电影导筒的机会,韩三平更是亲自介绍了刘德华给他。这样看来,收获两个亿甚至更高的票房似乎也不足为奇。

李安在6月9日的《杨澜访谈录》中,谈到内地过热的电影市场,有过一段话。可以为这个电影做注脚。李安说:“内地的电影市场,也许十年以后比美国还要大。但是希望进入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他说什么叫“恶性循环”:“抢钱、抄袭、缺少创意、找明星、相信大牌”。李安进一步说,台湾和香港的电影市场就是被这样搞垮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富春山居图》的成功,可能在内地成为一种“烂片也成功”的类型得到效仿。近阶段,坊间已经开始流传“负口碑营销”概念。滚滚如潮的负口碑,反而使一些人走进了影院。这是价值观的扭曲——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审丑”和“求虐”习惯,如微博上以爆粗口和侮辱人闻名的“留几手”,确拥有524万粉丝。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炫耀技术和视觉的商业制作,还是人文情怀的剧情片,它首先应该是有一定贡献和艺术追求的。这样,即使它最终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也值得鼓励。但当导演孙健君说:“总比没人看强”这样的话时,是毫不尊重电影的。还记得李安获得奥斯卡奖的获奖感言第一句是:“感谢电影之神!”我们的电影人有这样的谦卑和敬畏吗?

如果长此以往,恐怕我们内地的整个电影工业,像台湾和香港一样都会付出代价:先成为金钱的奴隶,导致观众的期待落空,使好片也没票房,最终,整个电影工业都走向衰落。张 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