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朱婷:假以时日当有作为
七度演陈毅
个性打动人
河南艺术中心
“打开艺术之门”
演绎“为篮球而生”
全景展示大运河申遗工作
建业上诉欲求公道
建业“添丁”两员猛将
“非遗”带动管城区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李娜
止步八强
wwj371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遗”带动管城区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非遗”带动管城区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 实习生 李一笛)昨日,省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创建文化示范区成果”活动正式启动,记者跟随采访团一行来到管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北下街街道文化站,陇海马路街道文化站,航海东路街道文化站等地采访发现,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一个区,管城区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结合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等措施,使得辖区居民有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可以选择。

昨日一早,当记者来到位于东明路商城路交叉口附近的太乙拳练习馆时,数十名市民正在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的带领下练拳。据张勋华介绍,太乙拳原本是家族传承的一套健身拳,自2010年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太乙拳已经成了公园广场上流行的健身模式,短短几年时间,郑州就有两万多人学习这套拳法。

据了解,管城区目前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非遗项目9项。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管城区找到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路,那就是利用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高居各区之首这一特点,带动公共文化的建设发展。

此外,管城区还提出了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的概念,在辖区1乡1镇9个街道办事处内,全面建设更新了文化站,里面图书室、书画室、棋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百姓就近就能便捷地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