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安全监管 共筑平安新郑
关于2013年新郑市市长
质量奖拟奖单位名单公示
回望2013,奔向2014
基层风采
新港产业集聚区
狠抓项目促发展
新郑撑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伞”
myb3c13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措并举 突出实效
新郑撑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伞”
重源头 严控投入推进防疫重流通 强化市场管理规范重宣传 营造安全监管氛围

本报记者 陈 扬 通讯员 张 莹

质量安全关乎产业健康发展,质量安全关乎国家民生大计。

一直以来新郑市始终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重防控、严打击,推进源头管理、维护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撑起了“安全伞”,筑牢了“防火墙”。

重保障 夯实监测管理基础

“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套体系”的建立,切实强化了新郑市畜产品监管“组织领导、管理监督、检测检疫”等方面的保障,有效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个中心,即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畜产品、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监督、检验、检测工作,以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两支队伍,即动物防疫队伍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以乡镇为单位,新郑市对基层防疫员进行招录,经过严格考核,共录用90名动物防疫员组成动物防疫队伍;综合执法大队主要承担全市畜牧兽医违法案件处罚职能,及时开展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套体系分别为:监管责任体系、检测诊断体系和投入保障体系。新郑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负总责,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每个行政村包村干部、村干部和防疫员为具体责任人的市、乡、村三级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市动物实验室功能,分别设立了血清室、无菌室、临床诊断室和病例学室等技术科室,建立了完备的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体系;2013年,郑州市、新郑市及各乡镇均加大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专项资金投入,推进各项质量监管工作,形成了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

重源头 严控投入推进防疫

大力推进投入品安全管理。严把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三关”,对全市兽药生产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进行备案,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对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了GSP认证,并进一步完善入库台账、销售台账;对全市600多家规模养殖场饲料、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所用药品质量与标准、药品使用记录和责任机制建立情况等。

大力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托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扎实开展动物免疫、疫情监测、检疫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动物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工作制度。

大力推进养殖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加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力度,带动全市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新建或升级改造,全市养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重流通 强化市场管理规范

织就监管网,把好流通关。做好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也是新郑市构建完善监管体系上的重要一环。

专项行动,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兽药饲料清查行动,有效规范了全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行为;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无公害获证企业向社会做“保证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和规范使用标志承诺书”,组织申报企业进行无公害认证;开展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环节治理专项整治,保障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

打击违法,有效净化市场环境。2013年新郑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联合相关科室(机构)开展执法查处行动30次,出动执法人员54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70台次,做到立案率100%,结案率100%,有力打击了畜牧行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重宣传 营造安全监管氛围

在广场、小区、游园等人口密集地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成立宣讲团进企业、进门店;依托网格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养殖从业者、活禽活畜商贩、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者开展宣传工作;结合全市食品安全检查,对全市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向他们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并督促其建立台账……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和经营者的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和守法意识,营造畜产品安全整治良好氛围,做到行业自律与部门监督、宣传教育与依法整治有机结合,促使新郑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向纵深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