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临危不惧 职工群起斗凶顽
爱岗敬业 记者冒死探黄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案发:那是
一瞬间的选择
临危不惧 职工群起斗凶顽
[ 尾声:浩然正气感动中原 ]

□本报记者 王 红

生与死的选择,有时只是一个瞬间。

当手舞凶器、困兽犹斗的歹徒扑来时,是退而避险,还是挺身而出?本报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群体毫不犹豫,集体选择了后者。

案发:那是

一瞬间的选择

1996年5月29日上午11时,家住报社家属院57中教师张晓东从银行办事回来,突遇围追而来的1名歹徒抢劫,张晓东奋力反抗,歹徒当即抡起手中6磅重的铁锤,将她砸倒在地。张老师头部受伤,内装800余元现金的提包被抢,可她还是坚强地站起来,大声呼喊。

听到喊声,报社院内立刻形成一股呐喊着围追歹徒的洪流:正在上楼的报社家属苏俊峰冲上前阻拦凶徒,却被凶犯砸中,苏俊峰一边躲闪,一边追赶;而此时,办公室副主任董建新、司机马刚、白松杰等人也已分别追向凶犯。

此时此刻,正在大门前帮助卸货的报社办公室副主任胡玫听到呼喊,循声望去,一个陌生的年轻壮汉目露凶光,手舞铁锤疯狂地向大门冲来。

此人必是歹徒,绝对不能让他逃到街上伤及路人,身躯单薄的胡玫一步跨上前,抢先关上了南边的大门。然而,当她赶着去关北面大门的时候,来不及了,红了眼的歹徒已经逼近身前。

面对狰狞的歹徒,如果胡玫一侧身,她就会安然无虞。可她想也没想,一手拼命地关门,另外一只手试图阻拦歹徒。穷凶极恶的歹徒举起铁锤狠砸向她的头部,她没有倒下,再次扑向歹徒,只听轰的一下,歹徒的铁锤砸到她的面部,胡玫顿时血流如注,昏倒在地……

[ 围堵: 决不让歹徒逃走 ]

胡玫的举止为人们赢得了时间,她的鲜血,让人们更加愤怒。

歹徒跑上大街后,追赶的队伍更加庞大,本报高级记者徐长青等一批记者加入追赶的人群;街角饭店的职工,林山寨新村的居民,正在骑车的路人,整个街道无人旁观,一起对歹徒围追堵截。惊慌失措的歹徒真正像过街之鼠,抱头鼠窜,最终跑进一个封闭的楼院,被群众打翻在地,当即活捉,并被扭送公安机关。

事情发生后,许多群众都对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表示强烈愤怒,并对本报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干群奋力擒凶的行为表示钦佩,一出租车司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分文不取,不留姓名;空军医院立即调来最好医护人员,奋力组织抢救。

诊断表明,胡玫头后枕部呈闭合性脑挫裂伤,头皮下血肿;头前额发迹有一个3厘米长伤口,深达骨膜;面部鼻梁塌陷,鼻骨骨折,左上颌和鼻中部粉碎性骨折。

然而,当人们前往病房探望时,气息微弱的胡玫断断续续地说:“当时……我想的……就是截住歹徒……抓住歹徒……绝不让歹徒逃走……”

5月30日,本报职工群体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被披露后,不仅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郑报人的浩然正气让整座绿城感动。

5月31日,《大河报》刊发《郑州日报社干部职工群起勇斗行凶歹徒》;6月1日,新华社播发通稿《郑州群众勇擒歹徒》;6月2日河南日报跟进报道;6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面对挥舞大锤连伤数人的劫匪,郑州新闻人不畏强暴同谱正气歌》。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郑州 新闻记者斗凶徒》。其间,郑州电视台、郑州广播电台,河南省电视台也都播发了这一新闻。

1997年9月24日,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在省人民会堂召开,本报英雄代表胡玫获得表彰。

时隔18年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找到当时参与抓捕歹徒的郑报人,他们有的已经白发苍苍、退休多年,有的换了工作,忙碌在新的岗位……可提起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大家都说出了同一句话:我只是做了当时应该做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