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雨同舟 郑州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委员勇担当 笔下有激情
“马街书会”
登上首都大舞台
陪着孩子诵读经典
我市启动第三届曲艺大赛
刘涛:辛苦是一种习惯
《苌家拳全集》
荣膺“全国优秀古籍图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马街书会”
登上首都大舞台
四代演员同台河南曲艺传承佳

“马街书会”

登上首都大舞台

作为由中国曲协主办的“向人民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的10场演出之一,“马街书会”河南曲艺专场昨晚在京上演,并于上周五晚在河南省武警文工团礼堂提前进行河南首演。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界人士为首都和绿城观众呈现了曲艺联唱、河洛大鼓、三弦书、河南坠子、大调曲子等众多富有鲜明中原特色的曲艺形式,带观众领略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的独特魅力。

展示曲艺精华

由知名演员范军、赵维莉等表演的曲艺联唱《马街书会颂》为昨晚的演出拉开帷幕。河南省曲艺团、南阳市说唱团、西峡县说唱团、平煤集团文工团、宝丰县曲艺队、平顶山学院曲艺班、宝丰曲艺学校等专业队伍及多位民间艺人、国家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先后为观众表演了河南坠子《晴雯撕扇》、相声《书场斗技》、书状元组合《书场争霸》等节目。

“我们希望把马街书会的各艺术门类的精华提炼到这个舞台上,特意挑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琴书、河洛大鼓、鼓儿哼、大铙、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评书等曲种展示,并加入点缀性的舞蹈元素和情景表演,渲染出热烈、欢快、昂扬的整体艺术风格。”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振中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在节目编排、组合上也凸显了浓郁的河南地域特色,特别是现场背景屏幕上播放的马街书会纪实影像,更是让观众感受到马街书会的现场情境。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观看完演出后评价:“曲艺味特别浓,是本次展演10场演出中最接地气、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一场。”谈到河南曲艺现状和马街书会,姜昆说:“河南是曲艺大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认为马街书会已经不仅是河南、还是全国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曲艺界人士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文化现象,使它发扬光大。”

四代演员同台

“甲骨雄文出安阳,少林武术源嵩山,清明上河藏汴京,诸葛躬耕南阳关”;“春打六九头,春天过罢该夏天,夏天过罢该立秋”……昨晚的演出洋溢着浓浓的豫风豫韵,也以极为家常的语言展示和记载着中原民风民俗和农村社会风情。

120余位演员参与了昨晚的演出,堪称四代演员同台演出。“最小的演员4岁,最大的三弦书老艺人余书习已是94岁高龄,还有六七十岁的老艺人及青年艺人。”范军表示,“河南的曲艺最接地气,在传承的基础上非常接地气,有着浓郁的中原风情,我们希望观众能通过演出感受到当代河南的风貌。”

虽然短短9个节目无法尽现“马街书会”的全部精髓,但浓浓的乡音乡情、原汁原味的特色中原文化、范军和小香玉等“名角”的倾情演绎,还是令这场演出显得别开生面。

河南曲艺传承佳

说起马街书会,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所了解。“宝丰十三马街书会”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它源于元代延佑年间,迄今已延绵700余年,举办地位于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数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弹唱献艺,40多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形成独特的民间文化奇观。

谈到河南曲艺的现状,我国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赵连甲认为:“现在曲种流失也相当严重,曲艺如何更好地传承是现在很多曲种面临的最大问题。我认为河南与其他省份比起来,在传承方面做得相当好,保留了很多传统剧目,而且将它创新,做出了带有自己特色的节目,把河南人的风貌成功地带到了北京来。”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 秦华 文 李焱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