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群众评议街道基层站所
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中原区为社区配备演出器材
福音工程造福贫困患者
“大班额”问题现转机
八旬老翁书法情
千名志愿者街头募捐
铭功路街道建公益性服务组织孵化基地
“清风二七”“博”出精彩
芦大姐幸福的退休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人大跟踪监督
“大班额”问题现转机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王珺洁 实习生 李贞)随着我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城区居民人口数和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骤增,中小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在金水区一直是“高烧不退”的老大难。现在,“大班额”温度明显下降,动因之一就在于金水区人大的跟踪监督。

为有效破解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切实改善市区基础教育“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现状,早在2011年,我市就开启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市内五区,金水区任务最重。为不打折扣地完成这一民生工程,3年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全过程不间断跟踪监督,督促和要求区政府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建校思路和模式,开辟学校建设绿色通道,加强与省市规划、土地、建设、教育等部门的协调,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记者从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专项视察中获悉:3年来,金水区总投资9.816亿元,新建、改扩建41所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已有33个项目竣工或在建,其余8个项目也在积极规划和审批中,整体进展情况良好。在金水区在校学生人数连年递增的情况下,平均班额从2012年的65.4人降至今年的64.1人,成功实现了平均班额由快速增加到增速放缓,再到小幅下降的转折。

据悉,金水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待建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将新增180个初中教学班、537个小学教学班、111个幼儿园教学班,进一步缓解金水区“大班额”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