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文苑撷英
知味
新书架
随笔
商都钟鼓
郑州古塔
lh515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苑撷英

绝对

老 页

乾隆年间,杭州举行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分不出两名考生的高下,于是就请驾幸杭州的乾隆定夺。乾隆说:“明日我出一对,续出者为状元。”

次日,乾隆以西湖美景出了上联:“烟锁池塘柳”。甲考生一看便走,乙考生苦思一番才怏怏离开,乾隆便钦点甲为当科状元。

考官请教乾隆,乾隆说:“此联乃‘绝对’,能在瞬间断定,才华必高也。”原来乾隆的上联不仅凝练地写出了西湖晨景,而且各字偏旁内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这才是最难对的。

乾隆此联一出,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续对,曾有仍以五行为偏旁的“烽销漠塞榆”,对得虽很精巧,但少了点气魄,还有“炮镇海城楼”的续对,气魄倒是可以,但又欠平仄。

相传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曾与一些文人同船游西湖,届时有一歌女不慎将锡壶掉入湖中。同船有一文人据此发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众人叫绝。据说大文豪苏轼也未能对出,该联至今仍形单影只。

江西南昌有一座南唐时建造的钟鼓楼,上有联句:“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传说此联也数百年难得佳偶。

不过“绝对”也有柳暗花明之时。相传古时有一位举子向酒家女求婚,岂料酒家女出联考举子:“冰冷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古时的“冰”字为水“字”上加一点)。举子费尽心思亦不得其对,最终相思成疾而丧。后来举子的坟头长出了丁香花,有后人便说举子对出了绝对:“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还传说古代一相国小姐出联选婿:“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此联中,“寺”和“诗”都用两个相联字组合而成,“月”是“明”字拆开。一位姓林的书生绞尽脑汁,终于对出了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真可谓是出对绝,续对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