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博古斋
成语·郑州
随笔
散文
lh5578
lh5a5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长葛拜访葛天氏

马承钧

霜降当日,迎着飒飒秋风,笔者一行前往河南省长葛市,探访葛天氏故里。

途中许昌作家李俊瑶说:“长葛与‘葛’有缘,葛即葛根,葛天氏发现葛根可以果腹,率先民采撷葛根,用来搭建葛棚葛床,纺绳制衣遮羞御寒,又用它疗毒、医病,于是广受天下拥戴。各种史籍对此早有记述——‘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泽,故名曰长葛’!”郑州日报老报人慎先生则道:《诗经·郑风》里有每年三月三人们边采葛根边在溱洧之滨载歌载舞的描述,葛是古代青年男女恋爱的证物,《诗经·采葛》就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句。

长葛市西北有座紫荆山,隶属陉山,相传乃葛天氏出生地。秋阳下我们来到紫荆山,见山呈圆顶,形似龟背,阳光下流金溢彩。李俊瑶挥手道,紫荆山下有葛母洞,传为葛天氏与母安葬处,古称“葛天氏陵”。

葛天氏不啻是织布制衣始祖,也是葛天氏之乐的鼻祖。长葛市宣传部长说,最初的声乐就是人们集体劳动时喊出的号子,逐渐演变成一门艺术。葛天氏之乐又称“广乐”,《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史记》均说它是中国音乐、诗歌、舞蹈、戏曲重要源头,葛天文化堪称炎黄文化、黄河文化重要一脉。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固遗址最值得一看。它位于长葛市石固镇老石固村,河南省博物院考古队1978年对这里古民居遗址和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出房基、窖穴和灰坑等重要遗迹和大批先民遗物,经科学测定,遗迹距今7000多年,属裴李岗和仰韶文化共存的人类聚落遗址,专家们认定,此地正是葛天氏之墟。

1979年3月,石固遗址出土一件国宝级单孔乐器——骨笛,为“葛天氏乃音乐鼻祖”提供了有力佐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马世之教授说:“这种骨笛可吹奏出‘操牛尾而歌八阕’的葛天氏之乐,长葛就是葛皇故里和‘广乐’发祥地。鉴于这些历史遗存,2006年石固遗址荣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长葛石固镇、后河镇、坡胡镇拥有葛天氏陵、石固遗址、葛仙灵池、擂鼓石沟、天宝宫等葛天文化遗存。后河镇榆林村有个“擂鼓石沟”,是陉山下一条风光绮丽的峡谷,谷旁有一巨石平台,形若大鼓,人们在此歌舞,石头就发出擂鼓般声响。相传此地即葛天氏偕族人手操牛尾、放歌八阕“千人唱,万人和,山岭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的大舞台。

战国时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采写的《吕氏春秋》对“葛天氏之乐”有详细描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系鸟,三曰逐水草,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宋人罗泌的《路史》中也曰:“葛天氏,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比而自行,荡荡乎无能名之;及其乐也,八士投足掺尾,扣角乱之而歌终。块柎瓦缶,武躁以之,是为广乐……”

2008年在陉山余脉发现的具茨山岩画,为“广乐”提供了细节。具茨山岩画为凹穴类岩画,生动再现了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的壮观情景。当地传说,葛天氏在此祭祀时“凹穴”会发出音乐声,随着“凹穴”大小和深浅不同,奏出悦耳的旋律…… 具茨山岩画随后被增补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久住长葛,其晚年自述诗《不出门》(见《全唐诗》第459卷第35首)有“葛天之遗民”句,今长葛市西南7公里尚有白乐宫,为白居易墓冢。

查宋、明、清《长葛县志》,均见“长葛为古葛天氏之墟,其得名实始见于春秋,迄今盖已两千余岁”“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等表述。2012年春在坡胡镇海子李村发现一断碑《重记葛天老祖圣殿》,碑文曰:“自夏商周设老祖祠以祀先祖,宣葛天老祖德裔……怀德于八阙,舞平唱足。葛麻为羞,腾依敝掩,养息纪民。黄帝传尧舜至禹,设老祖地,以戴民敬念,长葛邑民皆老祖之裔。大宋开宝元年(公元986年)花春记。”这说明,自夏商周起长葛就开始隆重纪念这位人文始祖了!

我们无从得知葛天氏体态特征和音容笑貌,其历史功绩却彪炳于世福泽万代,成为全体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遗产。欣闻长葛先后推出《葛天氏与长葛》《葛天氏传说》《乐神葛天》《乐舞始祖葛天氏》等专著和影片,作家们纷纷感叹:长葛有城、有陵、有湖、有藤,葛天氏遗迹比比皆是,今次采风,实为对华夏始祖一次拜谒缅怀之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