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大美育工程光彩初绽
教育时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市大美育工程光彩初绽
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市十四中学生表演群舞《圈儿》。
郑州四中民乐团代表河南省中学生民族乐团参加全国展演。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文/图

7支代表队

亮相全国艺术展演

自2003年起,教育部每三年组织一次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展现艺术才能和展示艺术教育成果提供重要舞台,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基层学校组织,扩大学校和学生参与面和普及面,努力形成“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的局面。据统计显示,第五届展演活动的中小学生参与面达到了80%左右。第二阶段是各省(区、市)集中展演,以加强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第三阶段是全国展演,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引领美育方向。整个活动历时一年半。

全国现场展演包括9场艺术表演类节目演出(声乐、器乐、舞蹈、校园剧和朗诵)、40个农村学校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298幅学生艺术作品展览和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其中,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是首次受邀参加活动,农村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也是第一次展示。

参赛队伍及作品需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参加最终的比赛。去年,我市举办第六届教育艺术节,全体参赛单位进行现场汇报展演,接受专家组的评审和全市师生的检阅。展演产生21个节目、35幅作品、5篇学生征文、25篇论文、20幅教师美术作品参加河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经省教育厅初评,最终有15个节目入围省级展演活动的现场展示,数量占省级表演类现场节目的1/3。

此次全国现场展演活动中,我市7支代表队登台亮相,分别是郑州二中的朗诵和管乐合奏、郑州四中的民乐合奏、郑州回民中学的交响乐合奏、郑州十四中的群舞、郑州二十四中的合唱及郑州艺术工程学校的合唱。

郑州美育彰显实力

全国现场展演活动中,郑州艺术工程学校是声乐专场舞台上唯一的中职院校代表,合唱团学生们带来了《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BA BA YE TU》两首混声合唱,宛若天籁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位听众的耳畔,令人沉醉其中。

“作为郑州市唯一一所以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一直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郑州艺术工程学校合唱团指挥老师王鑫说,此次参加展演主要是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一起交流学习,让学生体会感悟艺术的无穷魅力。

郑州二十四中“乐音飞扬”合唱团38名学生以一曲表现丰富、难度很高的无伴奏传统民歌合唱《五指山掠影》博得大家青睐,在强手如林的舞台上惊艳全场。而《阿里路亚阿里路亚》曲风一转,加上打击乐等非洲元素,节奏欢快引人入胜。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音乐艺术中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训练中,对音准、节奏感、和声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次经过反复甄选确定的两首曲目,能够充分展现我们专业教学的成绩。”二十四中合唱团辅导老师罗思思告诉记者,学校合唱团在2007年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曾获得声乐类一等奖。

郑州四中民乐团代表河南省中学生民族乐团首次到全国现场展演,精彩演奏了中国十大民族管弦乐作品《沙迪尔传奇》。“我们组织了强有力的专家团队,特别邀请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青年指挥家葛亚南,著名唢呐演奏家许春雷,河南省民族乐团李长明、曹永谦、乔羽、寇文英等十几位演奏家加盟四中乐团,在多轮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多次选拔,多次考核,最后选出65名参赛队员。”据四中副校长李锦霞介绍,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全国现场展演,历时一年多,学生们的艺术品位与艺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全省共有8个节目入选,全面展示了近3年来艺术教育成果。河南的8个作品,有7个来自郑州,这充分说明郑州在全省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尤其是在器乐方面,郑州处于领先地位,起到了带头作用。”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表示,此次参赛人数,据了解,东道主山东人数最多外,其次是江苏,河南以350多人名列第三,这个人数也创了历史之最。

学校美育工程加速推进

提起美育,大部分人会想“那不就是让学生学学音乐、美术吗”。究竟何为“美育”?“我们提出,让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孩子都具备一个艺术特长或艺术技能,这并不仅仅是让他具备一技之长,而是让他永远都有一种对生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高百中说,美育的概念是在原有艺术基础上的提升,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学校的学科教育有体育学科、艺术学科,艺术学科又包括音乐、美术,主要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学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阵地、主要表现形式,但是,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所有学科都要构建的“大美育”。

近年来,我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学校美育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分别在建章立制、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教师素养提升、艺术教育经费投入、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重点艺术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市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全国五个示范区之一,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首批实验单位等,新密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回民中学、外国语中学等多所学校在国家级和省级艺术展演活动中,屡获佳绩。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我市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着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以“做有未来的教育”为发展理念,今年,市教育局围绕“建学校、抓改革、建机制、定规则、建队伍、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研究确定了郑州教育2016年~2018年的工作规划,并具体确定了17个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学校美育工程。

按照学校美育工程三年发展目标,第一年,创新美育工作机制体制,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评价办法,培育1~2个美育示范县(市、区),遴选20所美育示范学校,建设郑州市中小学美育实践基地;第二年,大力推进学校美育建设,示范校达到30个,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巩固示范县(市、区)及示范学校美育建设成果,发挥美育示范学校示范引领作用;第三年,整体推进我市学校美育工程,优化学校美育制度建设,打造郑州市学校美育工作区域性品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