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博古斋
知味
散文
小小说
lh6564
lh628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味

立夏尝三鲜

春晓

就长江三角洲而言,立夏已进入夏天,气温乍热,万物生机,物产已相当丰富,各种“海、陆、空”应时鲜菜竞相上市,素有“立夏尝三鲜(水三鲜、树三鲜、地三鲜)”的说法。

水三鲜

鲥鱼,为中国珍稀名贵鱼类,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味冠众鱼之首。鲥鱼每年洄游于长江下游产卵,形成捕捞期。现在鲥鱼资源已近枯竭。鲥鱼加佐料以清蒸为上品,味道鲜美无比,是款待嘉宾的珍馐佳肴。清洗时切不可去鳞,鳞含脂肪丰富,油而不腻,味道纯正。在盛产期小贩将鲥鱼初加工,盛在碗里放些佐料蒸熟了,再装入蒸笼挑到农村兜售,卖给农民尝鲜。

黄鳝,又称鳝鱼、长鱼,经过一冬春地下蛰服,立夏前后出洞,生活在芦苇荡、蒲田、秧田的水里。此时它刚蜕掉泥腥味,长得“肥头大脸”。捕捉以手钓为主,钓到的都是四两左右的“陈年老鳝”。黄鳝吃法包括红烧鳝筒、雪里蕻咸菜清汤鳝筒、青椒(或蒜苗)炒鳝片、着腻鳝糊、油烹鳝丝、爆鳝等,鳝丝拌面肥而不油、溜滑爽口,是最受欢迎的食品。

白虾,是沿长江、太湖地区的特产,捕捞上来到镇上养在水盆里出卖,条条活蹦乱跳,晶莹剔透,五脏六腑都能看清爽。白虾笃豆腐、白虾炒韭菜、笋头白虾汤,是最好的家常菜,鲜美可口,百吃不厌。当今有人工饲养黄鳝、白虾,它们个头虽大,但口味总比不得野生的鲜美。

树三鲜

枇杷,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樱桃、梅子并称果中“三友”。苏州太湖的东山有大面积种植枇杷,立夏果子成熟面市。

鲜桃,早熟品种鲜桃可于立夏应市。由于生长期短,果实小、肉薄、甜中略酸、体上有毛,远不如芒种期间成熟的桃子大。

杨梅,小圆球形,色红略带紫,味酸甜。杨梅浸白酒,盛夏时节饮用顿觉气清神爽,消暑解腻。

地三鲜

燕竹笋:嫩、鲜、肉厚兼备,无脂肪,高纤维,有益健康,是最早面市的竹笋。“雨后春笋”就是形容燕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它早在谷雨后三天笋头就冒出土了,在林林总总的春笋中,它独领风骚:淡竹笋,体“瘦”而味略苦;黄燕竹笋虽粗壮,且较长,但是肉质大大逊于燕笋,竹笋味虽好,也逊色于燕笋;毛竹笋虽肉嫩,但经远途运输不新鲜,壳厚、根大,出“肉”率低,唯有燕笋从头到根都可食用。要说燕笋做菜可就多了,俗称“百搭”,样样菜可搭配。

青蚕豆子:将未完全成熟的蚕豆荚采摘后,剥其壳,取其肉,谓青蚕豆子。青蚕豆子皮薄、肉嫩、味美,可掺在菜里拌饭或烧青蚕豆子作为下粥菜;待青蚕豆子体内起了“沙”更好吃,是很好的下酒菜。立夏季节由南方运来的青蚕豆荚,其肉虽大,也已有“沙”,但不新鲜,皮也厚,远不及当地的鲜美。

蒜苗,春末夏初,大蒜快成熟时透出的嫩苗,长一尺多,农家将其摘下做菜尝鲜,其味道清脆、鲜、嫩,且无大蒜那般的臭味。蒜苗炒青蚕豆子、蒜苗炒肉片、蒜苗炒鱼片、蒜苗炒虾仁,其味道妙不可言。现在塑料大棚的反季节蔬菜,四季有蒜苗应市,菜篮子就更丰富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