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旬老人的人生信条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家风故事会”传递正能量
19家不达标生产企业被取缔
新装43个科普宣传电子屏
齐心协力搞好文明创建
利用四个平台开展法治教育
此情绵绵无尽期
“七彩大讲堂”惠民受追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此情绵绵无尽期
——记城管队员与家人的亲情故事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杨哲 文/图

“我若未老就来看你,我若已老在家等你”。这是流行在城管队员和家人之间的一句话。近日,记者走近二七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解放路街道执法中队,探访执法队员工作背后的苦辣酸甜。

“母亲牌”饭菜一送就是五年

韩栋是解放路街道执法中队队员,转业军人、90后、独生子是他的标签。韩栋的母亲侯春萍介绍,由于就这一个孩子,夫妻二人对韩栋极尽所能地疼爱。成为一名执法队员后,韩栋工作忙、压力大,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

由于常年加班,经常顾不上吃饭。侯春萍担心儿子身体,就提前做好饭给韩栋送来,这一送,就是5年。5年间,侯春萍算着儿子的上班时间,变着花样给儿子做营养餐,从家里到执法中队的路,侯春萍骑着电动车不知跑过多少趟。

“上班5年了,都没有好好谈个恋爱。”母亲最牵挂的,还是儿子的终身大事。侯春萍说,由于工作太忙,儿子很少有周末和假期,待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更别说和姑娘约会了。听到妈妈的牵挂,这位90后阳光男孩顿时腼腆起来:“妈妈很辛苦,我很感恩也很愧疚,但我知道明天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不能落后,也不能给团队抹黑!”言语中透着坚定。

六年里风雨无阻的约会

他叫石静磊,解放路街道执法中队队长,在城管岗位已工作14年。谈起工作,他也是一个字:“忙!”牵挂他的父母每周末都要到他工作的附近制造“偶遇”,只为多看看儿子,这种特殊的“约会”,已持续了6年。

石静磊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心里的牵挂也越来越重。由于平日见面少,老两口就经常编造各种理由到他工作附近看他。说起父母的良苦用心,石静磊满心愧疚。有的时候天气不好,他就打电话劝父母不要出门,他们口头答应,却还是会偷偷以“路过这里需要办事”的理由给儿子打个招呼、送点吃的。

说起工作中的困难,石静磊轻描淡写,提起父母,七尺男儿红了眼眶:“心里有感动、有无奈,更多的是愧疚,但是身为党员干部,工作有需要必须冲在第一线,但愿以后能有时间陪伴他们。”

默默等儿回家的痴老汉

今年42岁的李海涛是解放路办事处城管科科长,在家里排行老六,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也是86岁的老父亲李自然的心头爱。对于父亲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儿子回家,陪自己说话、下棋,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整治突店经营、摆放乱停放的自行车、指导沿街门店安装液化气……李海涛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辖区巡逻,在全市启动精细化管理和创文工作中,任务量更是成倍增加,之前都顾不上陪家人,更别说现在了。

怕拖累儿子,李自然思念儿子却从来不主动给他打电话:“他工作忙,不能打扰他,让他分心。”虽然年事已高,老汉对儿子的脚步声却听得真切,每次听到李海涛回来,李自然就瞬间来了精神。李自然有一次不小心被车轮压伤,脚肿得像馒头,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因为这样一来,他的小六就能每天来看他、陪他说话了。

“只要对得起市民的期望,我们苦点、累点没什么。”李海涛回答得掷地有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