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育见未来 2016郑州教育年度盘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征程迎接新挑战
体验翰墨文化 传承汉字之美
莲花朵朵竞相开 足球个个争献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新区长椿路小学
体验翰墨文化 传承汉字之美

本报记者 李 杨 通讯员 孙世峰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所以汉字写出来跟物品的形状是极为相似的,一个字写出来就让人充满了想象力,写得一手好字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技艺上的追求和享受,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写字的艺术——书法就应运而生了。

在郑州高新区长椿路小学的校园里,“书法”是长椿燕们每天训练的主要内容。当午后的阳光照在明净的教室里时,孩子们正在硬笔书法课上专心致志地体验汉字的方正之美;走进每个班级的翰墨园长廊里,一幅幅毛笔字作品向参观者述说着翰墨文化的传承;在书法兴趣班里,颜、欧、柳、赵的风采穿梭于墨香四溢的翰墨轩……临摹着,品赏着,体验着,一只只长椿燕每一天都被翰墨文化浸染着,同时他们也用心体验着这一璀璨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校长张凤敏的带领下,长椿路小学每位师生秉承“多元体验”的办学理念,在灿烂悠久的翰墨文化的浸润下逐渐成长起来。

“梅花篆”书法基地引领

为了打造“翰墨书香”文化特色校园,高新区长椿路小学本学期开设了“翰墨轩”书法校本课程,并聘请中国梅花篆研究会会长宋德山老师为专业技术指导老师。

9月27日下午,长椿路小学的“翰墨轩”书法校本课程井然有序地开展着,宋老师亲自为同学们书写范字,并耐心讲解,学生们根据宋老师书写的范字或认真临摹,或驻笔思考。宋老师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收获颇丰,不仅更加明确了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及目标,也对学好书法充满信心。在活动中,学生还加深了对书法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精髓与魅力。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宋德山老师的专业指导,长椿路小学一定能够成为翰墨飘香、满园春色的书法学校,长椿燕们也定会成为中国传统书法的传承人。

“翰墨轩”师生共同进步

早晨,长椿路小学的每位教师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走到“艺术长廊”前练习当天的粉笔字。这时,旁边的学生就三五成群地挤过来观看,他们赞叹着自己的老师工整、美观的粉笔字,同时也告诉自己练好字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如同孩子长身体吸收的营养一样,书法给我们带来的进步无法察觉,但是每天的坚持就是最好的成果。在长椿路小学,书法课程已经成为学生的日常课程。硬笔书法天天练,软笔书法周周练,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翰墨轩”兴趣班精品课程,也为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提供了个性发展的条件。书法课堂上,同学们从最简单的字练起,并通过老师的评价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笔墨纸砚在孩子的手中,成为了最亲密的好朋友。他们在练字的同时,做到安静、专注、投入,好的写字习惯成为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孔夫子对于教育有“教学相长”的说法,长椿路小学的教师们,在工作之余也每天坚持练习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每月作品集中展出,不仅激励了老师也影响了学生。

“文化节”作品百花齐放

每年的十二月,在别的学校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长椿路小学却可称得上是盛大。长椿燕们进入到十二月都开始加紧自己训练的节奏,为“翰墨文化月”准备着。课堂上的硬笔字,“翰墨轩”里的软笔练习,已经让活动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在这个月的第一周里,每个老师都在练习中评价着,在评价中筛选着,找出参加校级软硬笔比赛的代表。通过班级、校级的比赛,最终学生的一幅幅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看“翰墨轩”展出的作品,楷书的规矩,篆书的圆转,行书的流畅,隶书的古拙……让每个人都深深地被书法艺术所震撼。硬笔字的娟秀,软笔字的古朴,在文化节里如同绽放的花儿,散发着翰墨的馨香。在盛大的“翰墨文化月”里,“师生共同体验书法的魅力”是该校活动的主题。在教师书法比赛中,每位老师走下讲台秀才艺,写出的书法作品笔锋流畅、苍劲有力,不仅展现了长椿路小学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教师们的优秀作品与学生的一起展出,让“翰墨文化月”锦上添花!

书法是一种表现力极丰富的线条艺术,它能唤起种种审美意象,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人,传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我们义不容辞。长椿路小学的师生们从艺术家的手中接过翰墨文化的旗帜,一定会将汉字的文化魅力传承下去,把长椿路小学办成一所翰墨文化特色的好学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