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任学军 蒋士勋)昨日上午,虽然有些寒冷,但荥阳市1.3万名群众却沉浸在温暖中:他们喜气洋洋地领回了钥匙,搬进了新家。这标志着荥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据了解,昨天,荥阳市有桃花源社区、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二安置区、索河办郑上路索河安置区等7个社区共1.3万名回迁群众领取了“回家”的钥匙,集中搬进新家 。
记者在桃花源社区看到,共68栋、2610套、40万平方米安置房在当天交付使用,网络、有线电视、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部连接入户。漫步桃花源社区,干净的道路两旁新修剪的树枝显得格外挺拔,小区内幼儿园、活动中心、超市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优美的环境和齐全的生活配套设置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荥阳市委、市政府突出“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持续推进大棚户区改造、新市镇社区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群众回迁安置,引导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促进居民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经过4年的努力,昔日污水横流、漫天尘土的小村庄,如今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整齐干净楼房所取代,广大征迁群众享受到了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居住环境,并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明显提升了农村整体形象。
2012年以来,荥阳累计开工安置房建设项目57 个,开工建设安置房711.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完工395.69万平方米,随着桃花源社区、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二安置区等社区的集中回迁,全市累计有33个社区实现了群众回迁,共回迁群众13860户54249人。
县区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