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唐诗里的中国
侠士气与人情味
绿林侠义黑白观
名著撷英
生命始于50岁
手写的情书
看方格图可发现早期“老黄斑”
腹有诗书气自华
十招止住打嗝
如何正确“排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腹有诗书气自华

张 勇

美文闲读

在一个注重经济的社会,似乎文化也仅仅成了财富积累的工具。曾几何时,“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经常成为辩论赛的辩题。如果连读书、文化有没有用,都需要摇唇鼓舌面红耳赤地辩论,那实在是太危险了。试问,干哪行不需要有文化呢?

白岩松曾编了一个故事,把主人公设定成冯骥才老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还很值钱,冯老师家不但有电视机,还有很多字画和文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冯老师:“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人偷了。”冯老师说:“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可是等冯老师赶回家中,惊讶地发现,小偷把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搬走了,字画和文物一样也没动。冯老师对赶到的警察说:“给你1000元钱,抓到小偷的时候替我谢谢他。”因为小偷拿走的那些东西都没字画和文物值钱。警察走了,冯老师坐在沙发上说了这样一句话:“贼没文化,损失巨大。”

唐玄宗时期的权臣李林甫不学无术,虽然主持过《唐六典》的编写工作,但这也挽救不了他在文化上的欠缺。有一回,李林甫的舅子太常卿姜度,其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李林甫写信去祝贺,贺信中有这么一句:“弄麞之庆。”这封贺信一公开,宾客们都掩嘴而笑,笑话李大人没文化,闹笑话。原来,这糗事出在“麞”字上。在古代,家里生男孩,名为“弄璋之喜”。这个典故出自《诗经》,说的是周朝的贵族在建好宫室之后,生了男孩,就拿珍贵的玉璋给新生的男孩玩耍,后来就将生男孩称为“弄璋之喜”。李林甫误将“璋”写成“麞”,前者是玉石的一种,后者是一种动物,也就是獐子,差之千里,笑话闹大了。

明朝有一个骗子,自称是宋朝诗人林和靖的第十世孙,跑到一位姓陈的太史家去行骗。这位太史只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拿出林和靖的传记,让他通读,当他读到“终身不娶,无子”时,此人顿时语塞。陈太史大笑,口占一绝赠给了他:“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虽是闲花草,未必孤山梅树枝。”这个骗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谁叫自己没文化,一下子就被行家识破呢?

鲁迅先生曾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这只是浅尝辄止。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文化人”方能致远。文化不是搽脂抹粉,而是静水深流、精气内行。

摘自《做人与处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