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智汇郑州 @全球英才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健康服务产业蕴含巨大潜力
期待引进更多人才推动河南发展
能为郑州做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能为郑州做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访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

郑报融媒记者 张翼飞 文 马健 图

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是我国水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湖泊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分质资源化与能源化等研究应用方面蜚声国际。

目前,刘鸿亮院士带领的科技团队,正与我市进行垃圾、秸秆生物质分质资源能源化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从事科学研究 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1954年,刘鸿亮毕业于清华大学,1954年至1982年在清华大学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1982年至1992年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在“六五”到“九五”期间,刘鸿亮连续担任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专题组组长。多年来围绕湖泊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分质资源化与能源化做了系列研究工作,他带领研究团队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刘鸿亮院士一生专注学术研究,培养了中国一大批科学界的重要人才。时至今日,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关注和指导后辈科研人才,在学术上是效仿的榜样。对于自己的学生,刘鸿亮院士鼓励他们出国求学后归国工作,支持国家的建设。

刘鸿亮院士曾倡导提高学术文章的科技含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准、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如今,荣誉满身的刘鸿亮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然而对于工作,他依旧是身体力行、不忘初心。

科技创新 带领团队造福中原人民

谈起与郑州的渊源,刘鸿亮便谈起了与李克强总理的会面。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河南工作多年,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正是和总理的接触,使得他对河南也有良好的印象,逐渐有了交集。

刘鸿亮院士曾经向李克强总理提出过两项建议:

一是首先要保护好我国水质较好的湖泊生态环境;二是当时环保部所属的科研单位尚未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亟须筹备建设,以推动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这两项建议,都很快被总理所采纳。后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等系列政策,并给予相应项目支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也因此成立了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智汇郑州 1125·聚才计划”,刘鸿亮院士在郑州的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围绕“城镇垃圾及生物质高效热解气化发电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化”,正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科技攻关与工程示范建设。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量逐年上升,累计达到50亿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效率低且二次污染严重,例如垃圾的无序填埋压缩了土地空间、对土壤地下水环境造成威胁,垃圾围城、囤积占地、恶臭扰民等事件频发;在农业秸秆方面,年产40亿吨以上,秸秆无序燃烧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刘鸿亮的科技创新团队以生活垃圾、秸秆制备的高热值衍生燃料(RDF)高效热解气化能源化发电及其二次污染控制为核心,形成4项城镇垃圾与生物质分质资源化能源化关键技术,拟在河南建设日处理100吨以上的生物质热解气化发电科技示范工程,形成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推广能力。

该创新项目的引进发展对郑州市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首先,郑州市是我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如何处理好城市垃圾的存量及增量问题是涉及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其次,该项目实现了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通过污染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再利用,兼顾了社会经济效益。

现在,该项目在郑州的合作单位——河南绿色九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抓紧推进将该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中原人民造福。

人才新政 体现郑州招贤纳士决心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鸿亮说,郑州近几年发展很快、潜力很大。“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需要人才集聚。有了人才,有了创新的理念和工程条件,就能推动郑州更高、更快、更新的发展。”

刘鸿亮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刚闭幕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今后中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是关键。“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发布会,其宗旨也是广聚人才、打造内陆地区人才高地;“智汇郑州”人才引进工程也体现了郑州市对汇聚人才的诚意和决心。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认为在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的指导下,在郑州市政府的带领下,在四海英才的共同努力下,郑州这一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会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使命。”刘鸿亮热情爽朗地说:“人多力量大,能为郑州做一份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