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这样的基层考古工作者致敬
张伯驹: 百代高标 千秋丛碧
用眼睛聆听 世界的女孩
赏 树
刘恒: 写作就是用文字表演
缘深缘浅 我自安然
古人读书刻苦到什么程度
四方食事 至味在心间
防晒霜指数不是越高越好
各国如何礼遇退役军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眼睛聆听 世界的女孩
热点捕捉

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面对生命中的不幸,她与父母亲一起,使出浑身力量扭转了命运的齿轮……她,就是江梦南。

江梦南自幼双耳失聪,父母坚持让她和正常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她通过抚摸爸爸妈妈的喉咙,感受声音的震动,练习发声。她还学会了用眼睛来聆听,通过唇语理解别人的话。不懈的努力让梦南取得了普通人都难以达到的成绩——今年9月,江梦南就要去清华大学读博士了。

在读研究生三年级的江梦南,是瑶族人,来自湖南郴州。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重度神经性耳聋,父母为了她将来能融入社会,让她学了唇语。

学唇语的难度非常大,完全依靠眼睛来聆听世界,通过牢记住每个音节的口型,快速解读别人说话的内容,再根据每个音不同的声带震颤,发出声音。因为连自己的声音也是听不见的,所以咬字根本没法标准。但残缺的无声世界,也赋予了江梦南异于常人的专注与刻苦。2011年高考,她以615分考入吉林大学。

升入大学后,江梦南仍旧是别人眼中年年得奖学金的学霸。江梦南说,她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达到了健全人90%的生活和学习标准,但是,在接近甚至超越周围人的同时,她又时时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的不同。

但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却在有意“忽略”她的不同。渐渐地,这种“忽略”成为大家的默契。校园里没有需要人特别照顾的聋人学生,只有与人相处自在、努力融入人群的江梦南。

2015年,江梦南考上吉林大学药学硕士研究生。在一个没有差别对待、没有冷眼的环境中,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发表了大部分同学无法企及的、影响因子3.123的SCI论文。

2018年5月,江梦南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式录取,9月将前往北京攻读博士。如今她又有了新的目标:“我是因为耳毒性药物导致神经性耳聋的,我不希望再有别的人经历我现在经历的一切。也希望将来,通过自己这个专业的学习去帮助其他人。”

摘自央视新闻微信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