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玉成 上世纪8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到部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那时候,部队穿的是65式军装,即样板戏里唱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民间歌谣里唱的“解放军穿的是布衣服,干净简单又朴素”,特别光荣、自豪。穿上军装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照相馆照相,给亲朋好友寄,让他们分享我的喜悦和风采。几年后,部队换成85式军装,解放帽换成了大檐帽,胶鞋换成了皮鞋,肩上还多了肩章,别提多神气多了!回家探亲,大夏天的出门旅游,也要穿戴整齐,走到哪里照到哪里。 那时候,部队伙食条件不大好,早饭咸菜,中午晚上大锅菜,没有几星油水,偶有两片肥肉。好在驻地是江南,大米饭随便吃,但是饱虽饱,饿得也快,油水太少了!每到周末晚饭,连队做一次面食,或馒头,或包子,我们几个北方兵如狼似虎,一顿或五六个馒头,或七八个包子,撑得腰带都系不住!连队吃饭没有食堂,没有餐桌,每到饭点儿,一声哨响,全连就在连部旁边的空地上集合列队,一番稍息立正报告完毕,再扯着嗓子唱一首歌,然后围成圈儿就地蹲下吃饭,只有连长和指导员有个小马扎,享受坐着吃饭的待遇;但也同样是手捧饭碗,菜放在地上吃。 那时候,部队住的是青砖瓦房,一个连队一栋。夏天穿堂风吹过,清清凉凉的,冬天则把人吹得瑟瑟缩缩,一晚上都暖不热。我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总觉得被子不够长,蜷缩在被窝里顾头不顾脚,只好让母亲织一双厚厚的毛线袜子寄来,夜晚穿着睡。睡觉的时候,最怕的是被人轻轻推醒:“该你站岗了!”于是无奈地爬起来穿戴整齐,接过步枪和大衣,上半山坡哨所站岗。站岗是轮班制的,每周轮空一晚,这一晚便能睡个囫囵觉。那时我才知道,能睡个囫囵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那时候,我在步兵团100迫击炮连当兵,任三炮手。三炮手的任务是背座钣。座钣有小车轮子般大,七八十斤重,作用是为迫击炮发射承受后坐力。我每天的训练任务是把七八十斤重的座钣从地上背起来、放下去,再背起来、再放下去。时间长了,练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连队卸大米,一麻袋大米背起来就跑。但是力大不见得能挑重,我最怕的是给连队菜地担水挑粪:一根并不宽的扁担,挑着两只硕大的木桶,扁担嵌进肉里,硌着骨头,疼得直不起腰,整个人跟大马虾似的。两桶粪晃晃悠悠,一不小心粪就洒到脚上。有一次,这窘境被路过的团首长看见,指指点点,引为笑柄。 那时候,部队最常见的文化活动是唱军歌,饭前唱,会前唱,行进中唱,休息时也唱,其中有一句歌词是:“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当年高中毕业选择当兵,真的是“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大学里的东西别的地方可以学到,但是部队里的东西别的地方是学不到的!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