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原楼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会呼吸的社区”让居住更舒适
业界声音
当地产开发遇上海绵城市
创新案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业界声音

赵锂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工程、多专业的融合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海绵城市建设是多工程、多专业的融合

海绵城市告诉我们,雨水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宝贵的资源。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一的低影响开发,而是多目标的低影响雨水开发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使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强调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的要求和措施,构建源头雨水的低影响开发系统,建设或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实现源头与水的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和污染控制。雨水控制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展开,只有多工程、多专业地融合,才能让废弃的雨水和中水回收变成绿色的再生资源。

樊晓杰 永威上和郡项目总经理

不惜成本建海绵社区

从传统社区到海绵社区,其实是雨水处理模式理念的转变。海绵社区能够有效地蓄集、调配雨水,在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实现最大化的雨水收集和滞留。

永威上和郡在做海绵城市体系之时增加了两组雨水收集模块,将雨水收集、储存。此外,海绵城市系统需要社区内具备足够的下沉绿地。上和郡为深入落地海绵城市理念,将景观足足下沉了4米,打造下沉庭院、立体景观。海绵社区对社区覆土厚度也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社区的覆土深度为1.5米~1.8米,永威上和郡的覆土达平均3米,局部3.5米,不惜成本建设真正的海绵社区。

代燕娜 碧源控股集团产品研发中心总监

养成低影响开发的思维模式

郑州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同时,可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逐渐建成绿色生态的水循环系统,解决当前城市的水污染、硬化路面等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开发商应养成一种低影响开发的思维模式,转变观念,从每一点做到生态绿色。

碧源月湖项目根据海绵城市“年径流量达到75%”的要求,通过设置水景和下沉绿地,用植草沟传输雨水,并在建筑设计时采用屋顶绿化、透水铺装,增设雨水蓄水模块以及根据场地需要合理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的植物等措施建造海绵城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