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向阳追梦恰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文化人见精神
国学文化润校园
让书香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
国学文化润校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作为一所民族小学,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努力建设“民族特色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为依托,以“推广国学经典”为主渠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以“国学”的儒家之德,儒家之学,儒家之教为精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在办学过程中彰显出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国学教育塑品格

走进回民第一小学,彩虹一般的教学楼文化格外醒目,廊檐精心布置的《弟子规》、《千字文》语段、《中庸》、《道德经》等名句,营造了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启蒙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该校把国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以“育龄童”国学教材为基础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论语》;四年级《大学》《中庸》《孟子》;五年级《老子》《庄子》;六年级《史记》《资治通鉴》《历代散文选 》……在中国经典文化精华的感染和熏陶下,孩子们的语文底韵与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该校还把这些国学经典以年级组为单位汇编成《经典诵读》读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了以“诵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的诵读课程,以诵读国学经典,讲国学故事,围绕“孝”开展小品、相声、快板表演节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使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在这些经典读物的指导下成为富有爱心、举止优雅、热爱学习的好少年。

经典文化益人生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让他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回民第一小学在各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我眼中的英雄人物”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了解了更多的爱国志士;“讲国学故事,做经典少年”活动,倡导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做美德少年;“民族英雄故事会”,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寻找民间艺术”,由老师带领学校记者小精灵探访身边默默无闻但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参观艺术家们的藏品,感受深藏中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此外,每周一国旗下的经典诵读展示,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诵读总能打动人心。从孩子们甜甜的笑容中,美美的声音中,能感受到国学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让他们体会到了向善向上的力量。每学期开展一次的“诵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诵读比赛,各个班级精心准备,师生共同登台,用慷慨激昂的诵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恩。《弟子规》《满江红》《木兰辞》《少年中国说》等国学经典,在老师和同学们精心策划下,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配以悠扬的古典音乐和自然大方的动作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

汉字文化育心灵

文兴中国梦,字承千古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普及国家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回民第一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写字比赛、书法比赛,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匪浅。该校学生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届代表管城回族区参加了“河南省汉字大赛”郑州赛区决赛,并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

书写中国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书写比赛的开展,旨在教会学生学好每一个汉字,了解每一个汉字的起源,写好每一个汉字,理解每一个词语,使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优秀作品的展示,不仅让孩子感受到汉字的美,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做知荣辱、懂孝道、守诚信、敢创新的美德少年。 李 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