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 一天一个样 1/2019-07/19/05/20190719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容环境大扫除 扮靓俊美新绿城
市区设共享单车禁停区 违规停放将被扣转运费
企业须自行清理破损单车
“看到路面干干净净,不好意思乱扔烟头”
“微景观”提升居民幸福感
治理模式: 控总量 贴标签 设禁停 严考核
“走在大街小巷,内心充满家园归属感”
“在小餐馆吃饭像在家一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微景观”提升居民幸福感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李悦鑫

建设路街道是中原区14个街道办中面积最小的一个,1.02平方公里。虽是“袖珍”型,却五脏俱全。让人惊诧的是,这里有66个无主管楼院,有的“六旬小区”,虽近“夕阳”,但经过建设路街道的匠心打造,却玲珑剔透,别致中透出时尚气息。

不管是走在协作路上,看到典雅的“微景观”、绘满浓浓“城市记忆”的文化墙,还是走进桐柏路191号院这个1953年建设的老旧小区,时代感和历史感辉映在红砖青瓦之间,别有一番情趣。老人悠闲地散步,带孩子的妈妈抱着襁褓里的婴儿,轻声地哼着摇篮曲,看着孩子安然入睡。快节奏的城市,有这样的慢生活,满满的幸福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改变体现在细微之处。家住桐柏路191号院的于高生老人今年72岁,已在小区生活了66年。让他感到眼前一亮的是,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小区成了“明星小区”,观摩团、采访团,“长枪短炮”的聚焦楼前院后。让老人感到便利的是出门散步,走不多远累了就能找到石凳子、木椅子歇歇脚。晾衣服安了不锈钢晾衣架,暖气管“穿”上了不锈钢“新衣”,就连人防排气孔,也精雕细刻写上构建邻里和谐关系的提示语。“有的在小区住了几十年,不知道楼号,走亲戚的都要下楼接,不然摸不着门。现在好了,有了楼栋导示牌,清清楚楚。”于高生说。“出门像进花园,早上起来一看绿油油的,心情舒畅。”居民们高兴地说。

一天一个样,每天不一样。康乐里4号楼的居民赵虹在小区住了近30年,她说:“以前路灯不亮,天一黑老人不敢出门,污水横流,夏天苍蝇乱飞。”昔日曾苦不堪言,而今却变成“江南小院”。“住在这样的院子里心情好,幸福指数高。”赵虹感慨小区大变化。背街小巷也有交通管制,康乐里由无序的通行,变成了现在的单行道,居民出行不堵车更安全。许多私家车主感叹新变化。

走在协作路(文化宫路—桐柏路)段,仿古灰砖墙别具特色。墙上的“为美丽郑州建言献策”的留言板最受欢迎,由于附近有互助路小学,有了“涂鸦”板,也为孩子们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去处。“小广告没了,街道上垃圾纸屑也少了。”50多岁的闵阿姨,重回郑州,感慨街道变化大。“口袋公园”“微景观”是建设路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方便了市民的休憩、锻炼。

小红帽、红马甲是建设路街道各个小区的“标配”。建设路街道志愿者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都是志愿者。他们走进小区指导垃圾分类、开展卫生大扫除;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执勤、劝导不文明行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郑州市五星级志愿者王娟娟介绍,建设路街道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样,“白玉兰志愿者服务队”进社区义诊、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五个一”,利用节假日深入医院病区、社区开展帮扶陪护等。建设路街道还依托五一公园活动阵地举行了“爱心无止境,捐助见真情”“畅享公益,共创文明”“志愿者文化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传播文明新风,崇尚善德。

变化在身边,生活如蜜甜。百姓的小日子、小幸福就在不经意间的变化中收获满满。走在建设路街道的大街小巷、社区、楼院,记者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感受到幸福和谐的氛围。“现在吃穿都不缺,更不缺的是幸福的感觉,从出家门到进院门,内心那个叫舒畅。”采访时,居民道出心里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