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寒冬有暖
凌云之志(国画) 翟瑞兰
老铁的冲锋号
诗路放歌
冬雪飘逸图(国画) 沈钊昌
加减人生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减人生

♣ 陈鲁民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做加减法。

一个小到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受精卵,不断在母腹里长大长长长壮,最后长成一个几公斤重的婴儿,呱呱坠地。又从婴儿长成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最后又减到一把骨灰,一缕青烟,一抔黄土,一切归零。无论一个人的人生过程再复杂多变,丰富多彩,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也无非是在加加减减。

人生加减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法则意义上的加减,也就是肉体的盛衰存亡变化。从肉体上来说,人在中年之前都是在做加法,身高、体重、体能、智能,都在不断增加。而中年以后,则主要是在做减法,听力在减退,视力在下降,头发在减少,牙齿在减少,体重在减轻,肌肉在萎缩,饭量在减,玻尿酸在减,光洁如玉的脸蛋变得沟壑纵横,甚至连身高也在降低,当年的玉树临风可能变成驼背弯腰。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人人都在所难免,所谓返老还童只是个传说,长生不老更是自欺欺人。

二是社会属性方面的加减,就是肉体之外的进退。从人的社会性来说,年轻时是做加法,本事在长,智慧在长,官职在长,工资在长,职称在长,学历在长,还有买房子,结婚生孩子,结交朋友,建功立业,获奖授勋,都是在做加法。而进入老年后,则基本上是在做减法。各种职务会一减再减,直至全部退光。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新的荣誉,名气会越来越小。职位津贴和补助没了,工资收入都不会涨了,甚至还会下降。交际圈越来越小,见到的人也少多了,除了家人就是几个老伙伴而已。就是过个生日,喜称增寿,实则是又少了一年寿命,离死亡更近了一年。

从人的本性来说,都喜欢做加法。钱是挣了又挣,房子是买了一套再买一套,职务是升了又升,荣誉是得了又得,名气是大了再大,贪得无厌,没有止境。这也是人的悲剧之所在,辛辛苦苦挣来了远远超过自身需要的财富,却享用的极其有限,夜眠八尺,日食两升。而且,这些东西死不带去,最后都白白便宜了他人,最典型的就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让清王朝君臣过了几年好日子。即便埋到棺材里,也不过成全了那些“摸金校尉”。

有加有减是人生正途,谁都不可能只加不减。但有的人却逆天而行,从来不肯做减法,也不会做减法,什么都争,什么都想要,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从不知让,锱铢必较,不肯吃一点亏。最后却不得不被命运愚弄,时辰一到,金山银山会一减到底,高官厚禄要彻底归零。也就是《菜根谭》那个话:“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睿智的人会主动做减法。世界首富盖茨,一下子把自己的财富捐献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是减财富;范蠡在“三千越甲可吞吴”后,辞去一切职务,急流勇退,泛舟五湖,这是减官帽;张子房“革命成功”后,告别繁华都市,富贵生活,隐居山林,吐纳养生,这是减享乐;季羡林,不当国学大师,拒绝一切高帽,这是减名气;钱钟书,“不吃不明不白的饭,不花不干不净的钱,不见不三不四的人,不说不痛不痒的话”,这是减应酬。凡此种种,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还使他们活得更潇洒,更自由,也广获赞誉。

加减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去过多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这很正常,如果控制在合理范围,不无益处。而人生的最大痛苦,就是欲望太多而失控,得不到满足后就会痛苦不堪。因而,主动减去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平和淡泊,宁静致远,失去的可能是部分身外之物,获得的是心灵的安静和满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