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斐然城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紫荆花正艳 芳菲春意浓
拜祖黄帝 寻根仰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帝与仰韶 向世界传播仰韶
拜祖黄帝 寻根仰韶
3月23日,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供奉用酒彩陶坊天时酒灌装仪式在郑州举行。

三月三,拜轩辕。

范文澜、丁清贤、许顺湛、严文明、张文斌、李学勤等名家将黄帝文化定为仰韶中晚期文化,距今约5000年。

今天,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个重要环节,拜祖大典供奉用酒仰韶彩陶坊天时酒,将与五谷一起敬奉人文始祖。

拜祖黄帝,寻根仰韶。怀虔诚之心,抒赤子情怀——

《拜祖黄帝 寻根仰韶》同题诗文

黄帝故里华夏子孙心灵故乡

仰韶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丰碑

英风长存

卫绍生(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人生皆有祖,

尽是炎黄孙。

轩辕天骄在,

华夏民族根。

麻天祥 (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仰韶黄帝时代,汇聚五千年文明,纵横九万里风云。

彩陶横空出世,琼浆玉液万民乐,锦绣江河一统天。

苏湲(河南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没有黄帝,炎黄子孙何以繁衍?

没有仰韶,华夏文明何以传承?

没有佳酿,诗歌中国何以陶醉?

三月三,以诗为酒,

祭拜我祖,伏惟尚飨!

吴元成(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高级编辑)

岁岁朝轩祖,今年独不同。

未吟千古颂,却报一城封。

恶疫播妖气,亿民战毒龙。

仰韶携春讯,心祭告先宗。

傅文治(中国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

中华民族,溯源轩皇。承祖荣光,万古流芳。

同根同祖,互助互襄。同心同源,情深意长。

高举旗帜,步履铿锵。科学统筹,共奔小康。

文明互鉴,中国梦想。敬念祈福,国运恒昌。

程韬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名誉主席)

春分过后鼓韸韸,

仪狄倾来谒有熊。

不忆阪泉何必醉,

临风五种酿千盅。

郑志刚(考古学博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开国五千年,

仰韶文化数轩辕。

今拜黄帝非往年,

全球华人抗肺炎。

轩辕黄帝佑中华,

脱贫抗疫捷报传。

赵文浩(黄帝文化研究专家、编审)

中华文化,灿若繁星,浩如烟海,仰韶独占一枝秀;

往辈先贤,筚路蓝缕,继往开来,黄帝首开天下同。

追念始祖承大志,华夏儿女谱新篇!

胡继忠(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

华夏文明五千年,轩辕黄帝是祖先。拜祖大典成节日,世界华裔齐祝愿,中华民族要雄起,龙的传人都康健。文化道路有自信,仰韶时代更悠远。

王冠军(围棋职业八段、河南省围棋协会副理事长)

仰韶轩辕,人文始祖。

彩陶之光,永耀中华。

李景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窑”陶瓷烧制专家代表性传承人)

天下归宗,万姓同源 !大河之南,龙脉绵绵

昆仑峨峨 ,陶光灼灼,全球胄裔,共拜轩辕

李志顺(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厨艺精英委员会主席)

黄帝,仰韶文化时期华夏文明之集大成者。开农耕文明之先河,制八卦,经天地,建聚落,启民智,制衣裳,创刻符。率鵰鹗鹰鸢,貔貅熊罴之师,取桑干,战涿鹿,一统华夏。泰山封禅,始建中国。赫赫兮,伟哉!

李社(渑池县政府文化顾问、《仰韶赋》作者)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在中国有很多功能。无论是为英雄壮行的盛大时刻,还是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时光,都离不开酒。酒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孔孟老庄荀韩,还是盛世唐宋的李杜韩柳欧苏,都曾是酒中仙。尤其是敬天法祖的重要场合,更应该有一款从内容到形式,都值得品味的好酒,一如仰韶一般。

纪连海(著名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值全球华人庆拜吾祖轩辕黄帝华诞之日,告慰吾祖,在新时代,吾祖构想的大同和谐社会已经实现。

今年,中华大地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儿女奋战疫情,取得重大胜利!

诚望吾祖,佑我华土,山高水长;佑我华族,万世永昌;佑我中华,与日月同光!

刘文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黄帝就是奠基之人。在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行程中,轩辕黄帝是旗帜,是力量,是护佑,是航向。在黄帝诞辰之日,让我们万众一心,感念先祖伟业,创造锦绣未来。

阎铁成(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原郑州市文化局局长)

又到踏青三月“上巳”日,更忆初三生轩辕。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来临,适逢新冠疫情,更是让人感触良多,虽然今年不能亲临现场,然而,参加大典的心情显得更加急迫。

不忘先祖,追念先贤,祈福祖宗,佑护后代,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根基。虽然这次疫情不期而至,然天佑中华,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短时间内我们就控制了疫情。大疫过后,国泰安然,同祭先祖,告慰先贤,因此,这次祭祖就显得更是意义非凡。如今,我们正在全力支援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我们坚信,经此一役,大同理念,必将享誉域外,砥砺前行,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常言道:渡尽劫难兄弟在。相信疫情过后,世界炎黄子孙,一定会更加团结,信念弥坚。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让我们再次聚首,同祭轩辕。到那时,我们心相系,手相挽,游大河,览仰韶,逛嵩阳,登嵩山。

潘伟斌(著名考古学家、河南省政协委员)

三月三,万姓同根拜轩辕。中国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等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民族一样,也都自认是黄帝后裔,这种以黄帝为始祖的文化标志,对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石小生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仰韶的彩陶上,有鱼纹,有蛙纹,有鸟纹,有人面纹,有日月星纹。纹饰里有生活,纹饰里有信仰。三月三,拜轩辕。廿五子生育万众,十二姓同出一人。三月三,拜轩辕。祭拜不绝,血脉不断。鸟纹杯中斟的是郁鬯,鱼纹盆里煮的是王鲔。去年的鹿骨鲊盛满了豆,春天的嫩韭菜汆过了水。菲薄的祭品皇祖享用,真诚的崇敬皇祖接纳,皇祖的笑脸印在陶盆里,皇祖的光宠高悬天空上。

罗家湘(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月三,拜轩辕!这一拜,是亿万胄裔的衷心感念,这一拜,是敬宗法祖的古老庄严!这一拜,是华夏儿女的拱揖亲睦,这一拜,是不忘来自的瓜瓞绵绵……

顾万发(郑州市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伟哉轩黄圣祖,当仰韶远古洪荒之世,开启蒙昧,彩陶文明,光耀天下!历五千年沧桑,生生不息,愈挫愈强!庚子今春,疫情汹汹,关系生死存亡。中华儿女秉数千年之坚志,勠力抗击,终转危为安,疫凶授首!值此民族复兴关键之际,更感先祖传承独特文明基因,必将佑我泱泱中华屹立世界,彪炳千秋!

冯军(古代史专业博士、九三学社社员、副研究馆员)

轩辕黄帝,中华始祖。每年三月初三,在新郑故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拜祖大典。庚子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让国遭殃、民受难。两个月来,是先祖中华医药的传承让病毒低头,是同根同祖同源的向心力筑起了铜墙铁壁。灾难面前,看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逢先祖诞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黄河水养大的仰韶儿女,仰望先祖黄帝,谨遵防疫条例,网上拜祖、至高至崇!愿先祖护佑中华,战胜疫情,平安富强!

上官丛蓉(渑池县史志办主任)

三月三是祭拜轩辕的日子,无意中打开了黄帝与中国酒之源的记忆。

正如《酒诰》所讲:“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各种发明创造归功于神化了的三皇五帝,是这些为世人景仰的不祧之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美好的东西。在《神农本草》和《黄帝内经》中,古人直接讲到了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酿造酒醪的事情——充分表明中原地区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酒的酿制。而从众多史前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那个年代与酿酒、饮酒关联的器具不胜枚举:一件圆雕彩陶酒器,其造型恰如一位母亲饱满的躯体,装于母腹中的酒,仿佛将欢乐与生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件葫芦样的彩陶酒器,除了其流线性的美感之外,其谐音“福禄”“护禄”亦表现出中华民族原始、古老的吉祥寓意;还有一件彩陶双连壶,竟是5000多年前部落间结盟双方首领对饮时的专享器具,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酒器,以此象征彼此间的和平与友好——双连壶中间有一孔相通,这样两个部落首领既避免了嘴对嘴共饮,又不必担心酒中有异,正所谓“生死相交一壶酒”,他们将原始先祖的智慧与才智浓缩其中。

如今,代表着豫酒典范的仰韶酒业将这种古老的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恰似无垠暗夜中的极地彩虹,徐徐展现出丰厚的亘古光辉——它不但用了彩陶装酒,而且还用了陶窖发酵、陶甑蒸馏、陶坛贮藏。这又让我想起CCTV节目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广告:天地人和,陶香中国!

何新年(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