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后高考时代” 老师这样说
把养成教育融入课堂
在平凡中坚守教育初心
管城回族区教育局 举行体育学科区级教学基本功大赛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 倡导学生画笔绘文明
经三路小学 研讨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好教育追梦人
把养成教育融入课堂

栏目记者 苏立萌 禹萌萌

本期教师: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 张 玉

匠心筑梦:小学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用心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健全品格,为他们成长指引方向。

每天一早,张玉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打开窗户,打开灯,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学生的到来……这温馨的一幕,是张玉从教23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作为班主任,张玉坚持用爱心和耐心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在校园里享受快乐幸福的学习时光。

“我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当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看着孩子质朴明亮、渴望知识的眼睛,教书育人的初心就更加坚定了。”说起教师职业,张玉认为一切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能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是一件幸福且充实的事情。从教以来,我教的一直是低年级学生,面对活泼、灿烂的笑脸,每次都觉得自己能量充沛。”

为提高课堂效率,张玉探索出独特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和一举一动,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判断课堂内容设置是否合理,然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比如,通过细微的观察,发现学生没有集中精力,课堂参与度不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欠缺,这就是一种很直接的课堂反馈,说明教学方式或者表达方式需要调整,进而促使我改进教学质量,提升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在张玉的语文课堂上,教材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贴近生活,她通过创设情境,融入童话、故事、儿歌等趣味性十足的内容,并采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肢体语言和情感朗诵,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并不能局限在课堂。”在张玉看来,积累语文知识,还需走上街头、走进生活。她尝试通过场馆学习,倡导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去发现,去记录,结合课本内容,延伸语文知识。同时,她还在班级开展了“行走学习”模式,比如,建议学生在走进超市的时候,关注货架商品名称和介绍,这对学生认字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她还带领学生走进地铁,了解地铁文化;走进革命老区,寻访红色足迹;走进垃圾分类场,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在她的引导下,孩子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兴趣也更为浓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小学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用心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他们成长指引方向。”站在教师岗位,张玉坚持从细处着手,将满腔热情化作春风细雨,浇灌成长,塑造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全品格,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引路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