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 采访走进新郑新密
红薯丰收季 采挖加工忙
管城区首批114家 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挂牌
车长暖心一背 一车乘客点赞
打造“政银企”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1097套安置房一周分配到位
“杜甫杯”城市雕塑设计 大赛获奖作品开展
中牟 自助办税机进银行
搭建“三个平台”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城管发力“四个+” 提升城市精细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薯丰收季 采挖加工忙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卢松娥 文/图

深秋,正是红薯采收季节。站在登封市颍阳镇杨岭村和庄红薯种植园农田里,红薯收获机轰鸣着,一垄垄的红薯破土而出,工人们跟在后面一边捡拾,一边装袋……

登封市秋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4月入驻登封,和庄红薯种植园是该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总经理王德强说,在镇政府、村两委共同的支持下,和庄村流转土地300多亩进行集中经营,与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这里的地很肥,种出的红薯格外甜,目前红薯种了340亩。计划今后一个时间内,把红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种植园优先考虑周围村里的贫困户。颍北村5组的贫困户王云玲就是其中一位,她说:“来这里干活儿,一天8个小时60元,一个月挣个一两千块没问题,而且离家很近,很方便。”这里的红薯有两个品种,西瓜红和商水19,西瓜红口感好,主要通过公司在郑州的渠道销售,商水19直接供给外地粉条厂加工。

颍阳红薯种植园收获正忙,而在告成镇北沟村,村民李国宾正在红薯育苗大棚里忙活着翻叶、压壤,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多年来摸索出来的“独门秘诀”:压壤之后,把上面的枝从根上掰掉,过段时间上面会新发出好几个小枝,就这样经过不断地培育,红薯苗慢慢长大、越来越多了。

李国宾育的红薯苗不是普通的红薯苗。常年来,他一直坚持培育原种苗,“只有这样的苗长出来的红薯才口感好、形状好。”他介绍,寻找好的品种苗非常不容易,他种红薯、育红薯苗已有十几年了,他才开始育苗期间也经受过几次挫折。后来,经朋友介绍,李国宾联系省农科院购买了试管脱毒苗,他又将试管苗扩繁成原种苗后才大面积种植。“脱毒原种苗比没有脱毒的苗产量高到30%到50%,口感好,薯形也好。”经过多年的摸索,李国宾的育苗技术愈来愈成熟,有了自己主打的好品种:西瓜红、哈密、国税1号、紫罗兰等。现在他建有五个育苗棚,每年培育100多万棵苗。

在颍阳镇蒋庄红薯加工点,拖拉机的“突突”声,红薯磨粉机的“轰隆”声交织在一起,来的农户排队、称重、磨粉,工人们忙着将磨好的粉放在池子里:冲水、清洗、沉淀……好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这里的土地适合种红薯,方圆十里有几千亩红薯,为给农户提供方便,四年前,我购买了红薯磨粉机。现在正是出红薯的时候,每天磨粉的量很大,一天磨七八万斤,能持续一个多月。”蒋庄村红薯加工点负责人齐永民说,除了磨红薯之外,他每年还会收购几十万斤红薯,生产近四万斤纯红薯粉条,卖到新疆、西安、北京等地,很受用户的欢迎。

加工点外,不一会儿,就来了四五家拉了满满一拖拉机红薯的农户:前面君召乡范堂村的董国有刚把满车的红薯拉到磨粉机旁边,后面李洼村的付锁敏赶紧把他的拖拉机开到地磅上开始过秤。董国有一车2000多斤红薯,半个小时就磨完了,他面带笑容地说:“这机器方便得很,今年种了一亩多,留点吃的其余全拉来磨粉了,等过几天粉面干了再下粉条,到时可以再挣点钱。”

登封市耕地分布在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红薯的生长,种植的红薯由于块形好,口感纯正,深受人们的喜爱。红薯常年种植面积达4.2万亩。目前,登封市的茶亭沟红薯等已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农户生产的红薯粉条也畅销各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