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和小种子一起成长
追风赶月写青春
用心施教助翱翔
激活学生思维
笃行不怠育芬芳
不负韶华梦栖处
“师情师语”等您来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活学生思维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应把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度,要根据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适时地发散,适时地集中,才能充分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文章讲述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教学中,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而“复习”这一环节,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展示示意图,让学生回顾“红头”的旅行路线以及牛反刍的小知识。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运用朗读对话进行教学突破,历来是老师们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课上,我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再分角色朗读,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两只蟋蟀的心情,利用关键词、标点符号等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不仅感受了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小蟋蟀历险记,更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童话的奇妙。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白板的标注功能,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直接在PPT上批注、圈画关键词等,简单方便、效率极高。

课堂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红头’遭遇困难时,是‘青头’给予了帮助与鼓励,那‘青头’凭借什么才能做到这些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感受“青头”的临危不惧和对朋友真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它在有着丰富的知识同时又能够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自然而然,课文的情感价值观就水到渠成了。当学生读到“红头”高兴得流下来眼泪说“谢谢你”时,我问学生:“它还会说什么?”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我用“人生无友,犹如生命中没有太阳”这句话结束本节课。

但在教学中指导分角色朗读时花费时间过多,导致后面拓展部分没有进行,这一点不足之处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合理教学每个环节,把控好时间。

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三小学

张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