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上接一版)每天,在郑州机场上空飞机轰鸣声里、在郑州铁路圃田站火车汽笛声中,都能聆听到郑州强劲的开放引擎声…… 郑州机场客货运飙升, 实现新年“开门红” 新年以来,郑州机场也传来多个好消息:新引进的比利时CHG货运航空开通郑州至列日货运航线、郑州机场首个异地货站——苏州货站揭牌、多批次百余吨进口龙虾包机抵郑、南方航空加密多条航线航班、单日客流达7万人次以上、单日进出港航班超600架次,客货运发展后劲十足。 郑州机场实现新年“开门红”也绝非偶然,都离不开郑州下好创新发展的先手棋:2015年12月,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投入运营,成为中部地区首个拥有双航站楼、双跑道的机场;2022年6月,郑州机场东南6公里,以“郑州航空港”命名的高铁站正式启用,航空+高铁“双枢纽”一体联动大枢纽格局拉开帷幕;2022年8月,作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主要部分的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建成投用,首开“保税+空港”货站模式,实现保税和空港货站功能融合,将郑州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110万吨以上,这都让郑州开放功能不断放大,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唯有持续创新,才可持续发展。郑州机场在航空物流发展方面,融合推进海外货站、异地货站、电子货运、空空中转项目,以机场为核心平台,高效整合航空公司、货物代理公司、卡车航班等要素资源,形成空陆网一体化的产业链保通保供业务发展新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北货运区致力于打造成运单电子化、设备自动化、操作无人化的新型智慧货站。在口岸通关方面,郑州机场拥有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肉类、活体动物、邮件、药品7大口岸,是目前国内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在货物集疏方面,郑州机场形成了电子产品、跨境电商、国际快件、国际邮件、时尚服装、生鲜冷链、高端汽车零配件7大物流集散中心,集疏货物品类发展为23大类、万余种。 走进今天的郑州机场,20多个国家的全货机与中国邮政、国航、南航等国内航司全货机比翼齐飞,每天穿梭于郑州至卢森堡、莫斯科、吉隆坡等国际机场之间,将各类物资周转于中国和世界各地,彰显出国际贸易的旺盛活力,“空中驼铃”响彻蓝天,将内陆大省河南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目前,随着出境游逐渐升温,今年郑州机场已恢复郑州至赫尔辛基、金边、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国际及地区航线。下一步,将陆续加密郑州至曼谷、金边、吉隆坡、新加坡航线,夏航季将陆续新开郑州至暹粒、大阪、巴厘岛、普吉等热点旅游航线。在远程洲际航线方面,3月24日将迎来郑州至澳大利亚悉尼的直飞航线复航,年内还将开通一些洲际客运航线。 不沿边不靠海,打通中原融入世界的空中经济廊道 不沿边、不靠海,一条跑道飞蓝天。“空中丝路”是郑州深度开放的生动写照,也是郑州未来发展方向所在。3月10日,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年我市要加快推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高铁+多式联运平台等17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年度完成投资约58亿元,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回望过去的发展,以航空物流的发展,紧密连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郑州与卢森堡共同创造航空物流“双枢纽”模式,为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做出积极贡献。 去年11月份,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郑州开幕,作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论坛上共完成31个重大合作项目的现场签约。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自2014年开航以来,郑卢“空中丝路”便成了国际合作互促共赢的新纽带。从两点一线启航到8条洲际串飞航线,郑卢“空中丝路”架起了联通美、中、欧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的空中经济廊道,推动中原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2022年,卢森堡货航连续三年打破盈利纪录;中原龙浩航线收入同比增长12%,“双货航”累计在郑货运量突破100万吨,有力支持郑州航空枢纽建设。河南航投建成投产航空制造产业园,完成东方瑞丰公司增资重组,加快飞宇、优翼郑州基地建设,取得系列丰硕成果,填补了多项产业空白。 在参与“空中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郑州机场的载体功能正在被放大,同时,其全球航空货运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河南机场集团发布《“十四五”及中长期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工作方案(2022—2035年)》,对标行业一流,积极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走实走深。《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末,以“空、地、站一体化,数、智、屏互联互通”为总体发展思路,打造航空物流命运共同体;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郑州为国内航空枢纽点,通往欧美澳非亚的“空中丝绸之路”,使其成为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领先空中经济廊道。 构建物流新枢纽,打通国际陆路物流经贸通道 2013年7月18日,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这标志着我省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进展,弥补了河南省“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短板,为河南省对外贸易物流降本增效、提质扩量提供运力保障,助推郑州成为内陆省会对外开放前沿。 如今,这趟班列更名为中欧班列(中豫号),也将迎来“十周岁”的生日。 十年的成长,从开行之初仅单向去程开行,到目前平均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频次实现班列常态化往返均衡对开,从只有一个出入境口岸、一个境外站点到初步实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这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非凡巨变的历程。 起初,中欧班列(中豫号)是河南省内陆地区除海运、空运以外的“新选择”,经过十年的发展,河南省陆上丝绸之路从起初的“商贸路”逐步发展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从早期的“新选择”变成了企业合作的“稳定器”。从开始创新“一单制”“门到门”全链条服务,到打造“数字班列”“冷链班列”和“运贸一体”等中欧班列“郑州模式”,中欧班列奋笔书写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精彩答卷。 不仅“走出去”,还要“引进来”。郑州开行的中欧班列(中豫号)自运营以来,不断创新,由最初的班列业务进军到国际贸易,并实现“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发展,改变了过去进口商品销售路径从沿海向内陆的传统格局,成为中欧班列带动产业发展的旗舰项目。同时带动功能性口岸联动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首条跨境电商商品物流专线和全国首条进出口双向运邮集散分拨的运输通道,引领带动汽车、肉类、粮食、跨境电商等口岸经济融合发展,货运种类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涵盖上万种产品,门类齐全、货源多样,形成班列带产业、产业促班列的发展格局,助力枢纽经济、口岸经济发展。 如今,河南开放通道优势凸显,陆上丝绸之路由“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联系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联系了“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也联系了“一带一路”各国人民的心,打造出功能齐全、服务高效、内捷外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下一步,郑州将加快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做大做强“中豫号”中欧班列硬实力,加快构建“班列+”开放综合平台体系,不断提升中欧班列(中豫号)对外竞争力和话语权,积极助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提升河南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开放度、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开放强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